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实际图像。接下来我们用一套单元测试卷具体分析本单元的知识。
第一、二大题主要考察同学们的计算能力,这个题可以说每位同学都要得满分的,计算题没什么难度,但好多学生不得满分原因是粗心大意、马虎,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
第三大题连线,主要考察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四大题有四个小题,主要是要求同学们会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准确地判断出是谁看到的。
第五、六题是同类型的题,完成本单元的这种题,观察物体时应注意:要能从前面、后面、上面、侧面等不同位置去观察。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分为以下这几点:
1、初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会辨认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等几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对应形状。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怎样培养兴趣呢?
1、结合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学习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接受,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实际,把典型的实际事迹用到课堂中,使数学回归到实际,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的认识元、角、分
这一课,学习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点零花钱和自己的玩具,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相互购物,从中体会对钱币的认知。
2、训练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好多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的头头是道,可部分学生在下面呼呼大睡,主要是老师没有带动课堂氛围,这是我们老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动手制作一些数学教具,比如老师带领大家动手剪不同的形状、或者利用教具七巧板和同学们一起拼出不同的有创意的图案。
3、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
好多老师上课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学生们在下面感觉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这样课堂氛围一定不会好到哪去,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老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