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前教育的兴邦模式

邓艳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她所在的毛家屯乡村幼儿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是一所小学附属幼儿园。

三年前,幼儿园没有固定教室,孩子们只能在教师办公室上课,近40位孩子挤在6张桌子旁,不分大中小班,没有玩教具,也没有饮水机……就这样,邓艳带着孩子们坚持了一年。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拥有一间独立的教室和配套的玩教具。

一年后的年夏天,她有机会加入了北京兴邦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雏鹰计划”项目,情况才开始改变。

邓艳在雏鹰计划平台上传的课堂

通过“雏鹰计划”,邓艳所在的幼儿园安装了电视机,配上了教学教具大礼包,她自己也得到了系统化培训,开始为孩子们开展主题课程。现在,幼儿园已经申请到固定教室,孩子们不再吵着要回家,出勤率越来越高,笑声也更多了。

“雏鹰计划”源于一次走访经历

邓艳所加入的“雏鹰计划”,是由北京兴邦公益基金会发起成立的公益项目,致力于用公益方式支持国内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激活乡村学前教师的活力。

该项目的发起背景,其实主要源于一次走访调研经历。那是年年初,好未来创始人团队前往贵州毕节走访调研,被当地一户8口之家深深触动了。

彼时,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阴暗狭小房间里,生活着一家8口人。一位瘦小的老奶奶独自照顾着她的7个孙子、外孙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3岁,他们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屋子里找不到一张桌子,灶台上放着一盆散发馊味的米饭……

这个场景给好未来创始人团队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他们心疼这些孩子和这位老人,希望改变类似的现状,让更多乡村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于是,他们决定重点帮扶乡村幼儿园,这也是教育系统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年9月30日,他们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成立了北京兴邦公益基金会。

在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硬件建设固然不可或缺,但真正制约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是教师这一关键要素。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保教人员缺口约万人,其中专任教师缺口万人,保育员缺口90万人,无论是我国中西部还是东部地区,都存在着较大甚至严重的学前师资缺口。

除了教师数量匮乏,乡村学前教育难点还体现在教师成长系统不完善,教师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