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大家都不补课了,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有人说,可以拼财力,请一对一私教,但是比砸钱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有多重要?它是学霸的关键能力。幼儿园里特别聪明的小朋友,上学后轻松成绩优异的孩子,无一不是思维的强者。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代表点是问题解决能力、大脑的灵活程度以及条理性。
早在50年前,哈佛大学就专门启动“零点计划”用以提升思维能力培养,通过艺术教育实施智商与情商同时培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培养。
而这项关键能力,3岁起开始培养。
三岁以后,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作用,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正式进入思维训练关键期。
因为平时比较重视,我们家儿子的观察能力、思维的缜密经常让我惊叹不已。比如,他3岁多就能发现被子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4岁就能自己设计带有关卡的棋盘……
学习是一件有节奏的事,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既不能快,也不能落后。
针对各个年龄段,思维训练的几个侧重点分享给大家。
0-3岁,动作思维阶段
孩子依靠感知和动作来思考,需要边玩边想,只能想到眼前看到的,拿在手里的。
这样训练:
分类游戏:引导孩子按照颜色、形状、材质等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比较、发现物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排序游戏:按照物品的大小、高低、数量、或者其他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排序。
建立数概念和空间概念:边玩边数数、或者利用爬楼梯、等红绿灯的机会练习数数;在生活中学习空间语言,掌握初步的前后、左右、高低等概念。
3-4岁,形象思维形成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依靠脑子中已有的事物来展开联想。大部分孩子,可以熟练地数数,不会做数学题,却可以依靠实物进行简单的运算,比如,数糖果、掰手指……
进入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标志着思维训练关键期的正式到来。
这样训练:重视观察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观察细节,通过观察来感受事物之间的不同和关联。
重视知识积累:多带孩子读科普书,多积累生活经验。因为思维的产生,依靠大量的经验和知识来做铺垫,知识面越广,调动思维的能力就越强。
4-6岁:抽象思维开始形成
孩子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沟通,来做比较复杂的判断、推理。
这样训练: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好奇宝宝,多给孩子抛问题,鼓励孩子发表看法,动手去求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即训练思维的过程。
独立思考的习惯:做个懒妈妈,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通过反问、启发、举一反三,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也可以引入逻辑思维教具来作为辅助,帮助孩子抓住思维训练黄金期,就算普通爸爸妈妈,也可以用心养出更聪明的孩子。《玩了就会的逻辑思维游戏》是我们家儿子最爱的思维教具之一,比一些国外引进的教具便宜很多,也接地气很多。
里面的题目都取材自小朋友很熟悉的日常生活,比如大自然、幼儿园、家中场景、游戏场景等,搭配了魔块新玩法,对小朋友来说就像在玩闯关游戏,没有学习负担。
小朋友经常会安安静静地拿出来摆弄一阵子,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比如《我的日常》重点训练排序、生活逻辑、数和量的对应关系、测量等。
《一堂自然课》重点训练整体和局部、逻辑推理等。
《数字精灵》是数感的锻炼,让孩子体会到数字的变幻莫测。
还有细节观察,数学运算、判断推理等,共计道题,个关卡,很好地兼顾了数理逻辑和表达逻辑,搞定数学启蒙,提升了观察力和表达力。
12大本加一块操作板,现在平均每本才5块多,适合3-6岁的孩子,有需要的赶紧下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