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悦稚集团-
首先,恭喜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北京中心届3-6主教学员毕业!这是首次,在中国北方地区全程完成的AMI主教课程培训。在经过包括完备环境标准教室展示与操作在内的、跨越四年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后,我们的学员们,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认可的蒙特梭利教育3-6岁主教受训成人!
图片摄于年开课期间
在这四年的相处中,我们见证了每一位学员的努力与付出,目睹了他们的进步与成就。这期间,还有一些学员,他们的故事带给了我们很多触动与感动。为了分享记忆中的美好感受,我们会陆续将这些人和事展示出来。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被这一届3-6主教课的培训师和学员们普遍尊重和喜爱的“六零后”学员,Coco李老师。
她来自内蒙,有着中学教师,知名园长,博士妈妈等诸多身份,而这一次,我们有幸成为她年近花甲求学路上畅快聊天的朋友。
李老师在北京中心培训期间同期学员拍摄
//
女儿的疑问
妈妈的思考与寻找
我曾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因为个人爱好和特长还做过音乐老师。我和蒙特梭利教育的故事,大概始于和女儿之间的一件小事。
那一年女儿小学一年级,成绩很好,但有一些数学题会持续犯错。于是我就给她反复讲概念,孩子听我讲完后说:“我听得懂妈妈的话,可我脑子里无法想象出它们是什么样,所以用的时候我还是不确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想:如果有一种教育能够把小孩子的理解,即从现实到想象间的桥梁,用实际材料搭建出来,他们就更容易独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那这种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哪里有这样的教育模式呢?
作为教师,我是一个习惯了主动求得答案的人,这一次为了女儿和像她一样有疑惑的孩子们,我开始了寻找。
因为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及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发展的真正需求,于是我开始了多年的独立钻研,先后接触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早教理论。经过了很多谨慎的比较和研究后,我逐渐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找到了可以帮助孩子们的方向。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蒙特梭利教育有着很多规范有效的、可通过培训实现的操作部分,这使得每个有意愿参与这一教育的人都能入门,并有机会从事这一教育。同时,它有着丰富的无国界成功经验,对各类文化和社会中的儿童都适用。而多年的一线教师经验告诉我,只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地中国,才能更多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同时,我觉得多年前女儿的解题困惑有了最好解决方案。只可惜,我没能在孩子小时候接触到蒙特梭利教育。
在逐步认知蒙特梭利教育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幼儿教育投资人,其中一位和我志同道合,于是我加入了她的幼儿园做了管理工作。这算是我正式加入学前教育领域,虽距离我的理想依然有不小距离,但我也始终没有忘记要缩小这个差距。
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我深感系统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年我得知AMI北京中心要开3-6主教课程,但我和北京中心联系的时候,课程已截至报名并满员。当时的工作人员高老师和我说,她会记下我的情况,正式开课前如果有人临时退课就立即通知我。
我心想这机会岂不是很渺茫,但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高老师联系了我,有人因事退出课程,于是我拿到了这个宝贵机会,成为了北京中心的第一批3-6主教学员。
//
培训师各有千秋
都是理想中的样子
在此,我要表达对全体培训师的感激,因为她们给予了我“理想照进现实”的培训体验。至今,我眼前都能随时浮现出,每一位培训师呈现出的、经过积累沉淀的、浓厚的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教学工作状态。她们各有所长,又协作默契。
首先说说我这一期的培训团队核心,Amy老师。她每时每刻都保持的干练灵活,她极具逻辑性的语言组织,她对教具炉火纯青的犀利讲解,她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展示,给了我难以磨灭的学习印象。
我至今都记得Amy在名词工作的一课,为我们简明扼要的揭示了蔬菜水果花儿等名词在儿童吸收性学习中的进度,和实际儿童产生的印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那一刻,即便是当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的我,也恍然大悟般终于理解到,在孩子身上原来有如此神奇和有效的学习过程。
Coral老师,她是一位十分具有“优雅与礼仪”代表性的培训师。她的谦和严谨,举止适度,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素养,特别有人格魅力。她的“蓝色三角形”展示课,是我心中富有美学欣赏性的一幅幅画。只可惜,她疫情前到北京授课时,我没能与她合影留念,这也是我的一个小遗憾。
Marja-Leena老师,她的课框架明确,条理清晰,概念前后呼应,令人过耳不忘。她的风格很符合我个人学习习惯,我私下甚至感觉自己和她有某种精神上的共鸣,因为我当年在课堂上也是以类似风格授课的。如果再有机会,真的很希望能与她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讨论。
Ruby老师,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是启发式教学的代表,她身上特别能体现出儿童导向型教育的一面。我清晰记得她在一次解答学员提问有关“生活区如何帮孩子适应环境”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她先是引导学员回忆儿童适应环境的表现标准,对应成人准备的环境条件有哪些,然后通过这些归纳,学员们很快自己找到了答案。这种灵活的,随时能将学习代入思考的方法,让我获益匪浅。
再说说年轻的Cindy老师。她的表现十分亮眼,我会想用“后生可畏”来描述她。她思维敏捷,中英文都很熟练,一线教学经验丰富,能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说说来自武汉的真真老师。她好像是Amy培训团队大陆地区唯一的培训师。承担的课程不多,好像还在学习期间,但她表现出的专业性和进步状态令人信服。我觉得她定是一位未来可期的华人培训师。
//
只要有人需要
一定有人提供帮助
说到我的同学们,真是太多感激和美好回忆了。
王玥,一个阳光热心的年轻人。我初到北京不熟悉环境,也不太会用购物软件,她得知后就把自己准备的直尺和小刀给我用。有时我在教具操作上遇到困难会着急,她看到后会悄悄和我说没关系,还会给我相关提示帮我解决问题。
孟梅,在“邮票游戏”的展示中,我总是怕自己忘记步骤,我就问她能不能陪我一起练习。她一口就答应了,坐在我身边,不厌其烦地等我做了好久的练习。她的默默陪伴,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卫瑞,我在“加法板”的实操上总是有一些问题,她给我讲解一次后大概是发现了我依然不太理解,就主动说:“李阿姨,你不要客气,以后只要有问题你就来问我,我们共同探讨。”她不仅考虑了我的问题,还照顾我的感受,那一刻我心里很温暖,也有了更多信心。
还有热心活泼的夏娟,乐于分享的龚剑等,许许多多给过我帮助的同学们,这里我不能一一描述和感谢。就是这样一个“只要有人需要,一定有人提供帮助”的共同进步、温暖互助的集体,不断鼓励我完成了这个别人眼中我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四年学习任务。
图为网课期间的李老师同期学员们
//
笔记和绘图
我培训中的“拦路虎”
说到学习中的困难,我实在有过不少。因为电子产品的操作能力十分有限,我的课堂笔记和绘图作业几乎都是靠手动完成的。
虽然我全力以赴去记笔记,有时甚至出现了“手麻掉笔”的状态,但仍然无法完整记录培训师所讲内容,尤其是细节。很多时候,是同学们主动递来的笔记支持了我后续的深入学习。
再说说绘图,这几乎是始终令我头疼的部分。因为AMI课程对绘图的精准度要求极高,我的过往学习和工作经历中又没有类似的经验,加上对绘图软件一窍不通,起初我甚至因为绘图想过放弃。
但我不是服输的人,在经过不断地思考和练习后,我最终达到了全部绘图的培训要求。我记得自己手绘“几何图橱”时,几乎无间断七小时完成全部六个抽屉的图形,最后看着自己的工作,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
(小编想说:优秀如李老师,即便不擅长依然能做好!下面请欣赏李老师的部分手绘作业图片)
//
丈夫和女儿
一个肯出钱,一个肯出力
我的另一个幸运,是家人。
丈夫很懂我,多年来也一直支持我的决定。这一次他先是鼓励我要敢于尝试,得知我被录取后又要主动帮我付学费。
女儿是一直独立又懂事的,她是设计专业方面的博士毕业,所以图形软件她很懂。在得知我有很多绘画作业后,她主动向我推荐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并教会我使用,还在网课阶段帮我解决了很多通信技术上的问题。
可以说,丈夫和女儿将他们对我的支持和爱都化成了行动。有他们,我感觉幸福而充满动力。
//
未来
尽我所能,回馈社会
就这样,在北京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师、同学们和家人们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拿到AMI的主教资格了。
其实我一直很想进入完备环境工作,真正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客观上我的年龄体力确实受限。但我太爱孩子了,我渴望将“毕生所学所感变为助力儿童发展的力量”,我会一直怀揣这样的梦想寻找机会的。
未来,我也会致力于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让更多的家庭相信和感受到蒙特梭利教育能带给儿童的美好未来。
不喜拍照的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自己的证件照,但依然尽显教师的儒雅气质。
//
心有所想,恰是人生所爱
没有理由不去尝试!
作为一名毕业学员,我还有一些不止职业技能的收获。
通过和培训师与同学们的相处,我能感到自己有了更宏观的教育视角,并且在教育团队的组织和建设上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我发现这几年下来,我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这对我未来工作中与人沟通,特别是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更显专业性。
在我学习的这四年间,不断有人咨询我“该不该学主教,会不会学成”,我总会告诉他们:我能坚持下来,你们也一定能,并会做得更好。尤其是年轻人们,人生那么多可能性,没理由不尝试就放弃美好的目标。
尤其对于那些孩子还小的家长,用你们所在城市买一平米或者几平米房子的钱去寻求孩子更好的未来,是明智的。也可以从助教学习,家长先保证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孩子才不会偏离正常化。
同时,我会向大家推荐北京中心的课程。北京的文化和学习氛围是毋庸置疑的,中心工作人员更是细心周到,想学员所想。尤其在疫情期间,课程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她们都能耐心有效的解决,十分专业。
最后,再次依依不舍地对我的培训师和同学们说声“感谢”!你们是我记忆中永远珍藏的美好,期待未来和你们有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
也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相信:若心有所想,又恰是人生所爱,别犹豫,快去行动吧!
听了李老师的故事,我们犹如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更如同走过了一次李老师那般敢想敢做、畅快淋漓的培训历程。
北京中心的很多工作人员,和李老师的诸多同期学员一样,在和李老师相识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她一直在感谢我们,但我们其实更想说:感谢李老师,是您让我们的课程有了更多定要珍藏的回忆和感动,感谢您的信任,有幸曾与您同行。
最后,一同祝福届AMI北京中心3-6主教毕业学员Coco李老师,顺意安康。
共盼再相逢!
往期回顾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一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二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