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学子物理竞赛摘金夺银来了解他

年10月28日,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经过激烈比拼,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重庆一中高届1班李思衡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高届2班胡馨月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

学霸到底怎么炼成的呢?今天,我们走近李思衡和胡馨月同学,来了解他们的竞赛生涯和学习攻略,希望对所有的重庆一中学子有所启发。

金牌得主丨李思衡

匆匆数年,光阴似箭。当年那个满怀好奇地叩响物理世界大门的少年,转瞬之间已成为在物理海洋之中恣意畅游的青年;当年那个第一次站上讲台的、青涩又拘谨的我,如今也早已变得自信而坚定。蓦然回首,才发觉走过的路充满了欢笑与艰辛。我怀着无比的感动,写下这些文字,记录下物竞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遥想我第一次走进物竞教室,看着陌生的同学与老师,激动与紧张在心中碰撞。第一堂课,第一张试卷,第一次上台分享……我立即被这新奇的体验所吸引,就此在心中种下了物理的种子。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初次见到了李忠相老师。他生动的讲解、风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板书立即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坚定了学习物理的决心。尽管面临中学各种紧张的学习,物竞课仍然是我一周中最期待的时光。

物理竞赛学习的内容充满挑战,但我陶醉于其中蕴含的简洁与深刻,对新知识如饥似渴,解出难题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驱使着我不断前行。

高一的第一次复赛,毫无经验的我曾经为获得省二等奖而欣喜;高二时,全力准备的我却因为一个小失误与省队差之毫厘。面对成绩的下滑、父母态度的动摇,我却始终没有丧失学习竞赛的信心与动力。在最艰难的时刻,我告诫自己:自己选择的道路,要靠自己走到底。在那以后,尽管成绩有起有伏,我的心中却再没有一丝迟疑。因为我终于懂得:经历过,就不必后悔。

与物竞携手同行的这几年,恍若一场梦。回首我的成长道路,有太多的人值得我去感谢。

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物竞教练李忠相老师。他不仅向我传授了广博的物理知识,还用自己的亲身行动给我以启迪。在他的引领下,我懂得了物理不仅仅是枯燥重复的刷题,而是一片更广袤、更有趣的天空;从他的言行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其次,我想感谢我的班主任翟老师。他给予我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关怀,更是方向上的引领:竞赛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在他的督促下,我的高考学科从未松懈,体育锻炼每日坚持,饮食、睡眠习惯良好。他将我塑造成一个优秀的竞赛生,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一中学生。

然后,我想感谢我的父母。在漫长的竞赛道路上,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为我提供生活与学习的保障;有了他们的陪伴与鼓励,我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奋发的斗志一路前行。

接着,我想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同学们。他们是益友,也是良师;是快乐的源泉,也是灵感的宝库。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受益良多,收获满满。我很庆幸,能拥有这样一群有个性、有梦想的同学,以及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最后,我想感谢我自己。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从未动摇过自己对物竞的信心,也从未因压力而退缩、崩溃。不论是在复赛考试时遇到全新的题目,还是在决赛考场上时间紧张、大片题目未完成,我总能临危不乱、化险为夷。感谢我练就的良好心态,让我能处变不惊,抛开过去的成败,迈向全新的未来。

物竞的学习很快会告一段落,但物理的世界广袤无垠,人生的路途也永无止境。愿同学们与我共勉,不畏艰辛,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正如我在高中伊始时所写下的:惟我学校,一市之光,重任在我们肩上。

银牌得主丨胡馨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年前我结缘物理竞赛,彼情彼景,恍若昨日。而如今我手捧决赛银牌的证书,才猛然意识到一一我三年的竞赛生涯,竟已走到了终点。

遥想当年。初次进入物理竞赛的殿堂,我们向更深处探索物理的美。物理宏大、简洁与包容,让我沉醉其中。

进入物理竞赛班后,我正式开始物理竞赛的学习。感谢李忠相教练和曾芃老师,他们的教导引领我涉足了真正的物理竞赛一一那是运动学简洁的公式,是力学美妙的图形;是一页页的草稿,是提出问题而又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是绞尽脑汁的思考,是论文的作者栏能有自己姓名的欣喜。

竞赛生在备战竞赛的同时兼顾高考,我们的学习任务不可谓不繁重。高考+竞赛,作业与试卷堆案盈几。看着昔日的同伴一个个退竞,也曾有过一闪念想要放弃,也曾有过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多亏了李教练和班主任杨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我最终坚持下来,做到了竞赛与高考课程的兼顾。高一一学年,我完成了物理竞赛的一轮学习,还在教练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而我也因为保持了良好的综合学习成绩,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冲刺高二。

高二上学期,竞赛的二轮学习开始,节奏更加紧张。选科地理的我,又遭遇了地理学习的瓶颈期。这是我竞赛学习的“至暗时期”,我挺了过去。高二下,疫情来袭,居家学习的模式极大地考验了我的自律性。这段时间我摸索出许多学习方法,也让我的高考课程和竞赛学习都柳暗花明。复课之后,冲刺37届复赛,我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终于如愿进入省队,并在之后的决赛中发挥稳定,收获一枚银牌,为我的竞赛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回顾这三年,有喜悦,也有遗憾。我衷心地感谢这一路上给予我信任和帮助的李忠相、张逸轩两位教练,班主任杨春权老师与其他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在这银杏初黄的金秋十月,我站在新的起点,誓要在高三的一年创造属于我的新篇章!

师资团队

物理学科是重庆一中传统优势学科,近4年共获得全国决赛金牌6枚,曾经承办第二十一届、第三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重庆一中始终坚持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奥赛教练团队一直是学校多年培育、倾力打造的教育品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支专业素质强、敢于拼搏的教练团队,一睹他们的风采!

教练丨李忠相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近5年担任物理竞赛主教练的4届学生,共获得全国决赛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8枚,进入国家集训队2人。带领重庆一中物理竞赛连续4年获得全国决赛金牌。

教练丨张逸轩

张逸轩,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曾跟随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进行前沿天文学研究,知识面广泛。进入物理竞赛团队三年,参与了唐海峰、刘雨霖、李思衡等金牌选手的培养。

教练丨田维毛

重庆一中物理实验员,多年从事物理竞赛实验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擅长自制、改进实验仪器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自制教具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

本次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的努力、教练的付出、班主任(翟佑彬、杨春权)的管理和科任老师的配合以及学校领导的关怀。

希望获奖的同学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为青春添彩!

来源:重庆一中图文:物理教研组、李思衡、胡馨月

编辑:刘泠岑审核:王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