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不少家长总为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着急焦虑。明明孩子对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但一旦做计算题目时,却错漏百出;有的孩子公式定理背的非常熟练,但一遇上灵活的应用题,就无从下笔;还有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奥数,也给自己孩子报奥数班,别人学起来轻松,自己孩子可能学起来吃力,不但成绩没提升,反而让孩子对数学失去兴趣。

其实,孩子在数学学习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没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今天我们就来与家长们分享一下,小学常用的数学思维都有哪些?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来培养孩子所需的数学思维呢?

(一)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数学思维?

1.归纳思维:归纳思维就是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普遍规律的能力。例如,给定一个数列1,3,5,7,...,要求学生推断下一个数是多少?要求孩子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找出各个数字间的联系,再去验证这个规律是不是符合剩下的数字,这样的思考过程就是通过归纳思维得出规律,即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因此下一个数是9。

2.推理思维:推理思维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这样一道题目:给定一个等差数列2,5,8,11,...,要求学生推断第10个数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推理思维得出结论,即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因此第10个数是2+3*(10-1)=29。

3.分类思维:分类思维则是将事物按照某种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类的能力。例如,给定一组数字2,4,6,8,10,要求学生将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组。学生首先需要理解题目给出的分类条件,也就是按奇偶来分,再通过判断每个数字的属性,通过分类思维将数字2,4,6,8,10分为偶数组,而奇数组为空。

4.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则是将具体问题或概念转化为抽象形式进行思考的能力。这对解决考试应用题的解答至关重要。通过抽象思维,孩子可以识别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理解题目的字眼,列式,再进行计算。

比如,“小明本来有5个苹果,小红又拿走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还剩几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拿走”,“剩”等字眼,用抽象思维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即5-2=3,孩子便能顺利得出答案小明现在有3个苹果。

5.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根据已知条件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的能力。“如果AB,BC,那么AC是否成立?”学生可以通过逻辑思维得出结论,即由于AB,BC,根据传递性,可以推出AC。

6.空间几何思维:空间几何思维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来理解和描述空间中的形状、位置、方向、大小、相似性、对称性等几何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要求孩子需要有对空间的感知、想象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在空间中进行几何推理和解决几何问题。比如,“以下哪个平面图可以叠成一个正方体?”,考场上没有纸可以折,只能凭孩子空间几何思维在脑海中想象。

(二)那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小学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是让学生自己去把解题思路讲给别人

适当示弱,启发孩子的同情心,妈妈不懂,请孩子帮我讲讲解题思路讲给别人听。因为讲话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在讲解过程中孩子可以再一次梳理解答这个问题的思路,家长要及时发现,哪一步思路其实不太清晰,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时便要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完善解题的思路,这样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解题速度就会提升。

二是经常训练一些图形推理。几何图形可以很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产生构思、思路、技巧等思维,因为这类题目要求孩子具备很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多训练一些图形推理对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再者,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形成习惯,如果题目很难很复杂,思路很乱时,可以使用画图法来帮助理解,这样题目给出的条件会在图上清晰地展现,使思路更加清晰。

三是提升孩子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多用课堂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上实际遇到的困难,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去锻炼思维能力。比如购物,手里的钱够不够买下愿望清单里的所有东西?怎样买,如何搭配才最划算?比如出门旅行在外,如何通过路牌上的公里数,和时速表上的数字,来判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

四是正确地使用一些辅助教具,比如一些数学思维训练的书籍或者app。

数学本来就很有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