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孩子成绩差怎么办针对四个新情况,父

同事早上刚把孩子送往新概念英语培训班,回来说“不能补学科类的课了,只要再坚持几天,我和孩子都可以解放了”。

是得,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终于公布,最高兴的自然是家长们。但是,理性看待政策公布并实施落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教育焦虑与教育需求外,补课现象会依然存在,负担能否改变,作为家长,需要考虑孩子教育会面临以下几个新方面的题。

第一,校外素质教育培训更加受到重视。

双减政策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方面,对学科类培训采取了严格的管理与限制措施,特别课内作业量与节假日学科补课问题,作了大量的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九年级书面作业时间分别控制在60、90分钟以内,并且在校内基本或完成大书部分书面作业,这会大大减轻学生课内负担。课外基本上禁止了学科类培训(周一到周五一般学生基本上很难安排得出补习时间)。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不过,学科外的培训从政策精神上看,是被允许的,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也就是说,除了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学科类培训以外,今后音乐、美术、舞蹈、计算机、体育、机器人、社会实践、发明创新等学科外培训是可以存在并且能够和学校合作参与课后服务的。

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因此,学科外的培训市场将会持续火爆,目前,无论是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都已经开始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如艺术、体育、科技、校外托管服务等合规项目。在政策引导下,家庭教育需求将会从学科培训引导到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培训方面,校外素质教育将成为今后培训机构的重头戏,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新的素质教育培训辅导有可能成为横亘在每个家庭上需要承受的负担,特别是一些诸如钢琴、美术、科学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机器人、电脑编程等辅导,无论是材料、教具学具、设备等,还是老师的课时辅导费,都有可能反而比单纯的学科辅导更高。学科辅导只要一本教材就可以了,学科外的辅导,买架钢琴或买个机器人、航模等可能需要花几万元钱。

只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还存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没有消除,家庭和个人没有躺平的思想,教育焦虑就不会消失,想要彻底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学科外的培训,费用实际上比学科培训还要高。

学生参加少儿国学培训班

第二,家庭培训和上门培训新形式将出现。

在原来,上门进行校外培训和家教“一对一”、“一对二”甚至“一对多”等学科培训模式本来是一种小众行为,因为收费的高昂,只有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才能承担。在全面严管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类培训以后,这种家庭上门培训模式、小团队培训将会大量出现。

原因在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这一需求并没有改变,明面上,校外培训机构不能在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了,那如果孩子物理学不好怎么办?数学考试成绩差怎么办?家长自然得想办法给孩子补补课。只要有高考和中考这两根指挥棒,只要以考试为主要标准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改变,只要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没有改变,学科培训就无法真正被禁止,必然会转入地下成为一股暗流。

对于每个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来说,高考是改变人生拿去特别是阶层命运的最好机会,高考是目前最公平、最客观也最廉价、最快捷和最有效的途径。想要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就不得不提高考试能力,掌握考试技巧,必要时给孩子提供专门的辅导。

原来的校外培训往往是大班制,且不论效果如何,至少给很多农村和普通家庭放在了同等的位置。而以后,想进行学科辅导的,将只能聘请培训老师上门“一对一”或“一对二”,其费用开支可想而知,对于部分家庭来说,压力可能只增不减。

第三,有可能将加剧家庭教育的不平衡

都说教育的差距,实际上在家庭里就已经出现了。

在上世纪,很少有家庭组织学生去参加校外辅导与培训,就像剧场里的观众,大家都坐着看电影,没有人站起来。但现在,当大家都站起来以后,已经严重影响观看效果,于是影院通知大家一起坐下来。那么,是不是依然会有人为了获得最好的观看效果,而偷偷站在那里呢?

显然会的。有条件的家庭,一定会依然想方设法给孩子补上学科辅导。有位朋友就曾对我说“大家都不补课了,那我的孩子一定要送去补课,这样我的孩子不是更有优势了吗?”

对于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来说,在没有全面禁止校外学科培训之前,还有机会通过市场经济方式,让子女适当接受培训,弥补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学习中的缺失。“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后,这样的机会将不存在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聘请家庭教师。经济承受能力不强的普通家庭,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已经没有其它给孩子补课的机会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产生新的问题,对城乡教育平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带来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并预先对政策实施做好预案,特别是对家庭上门家教、一对一校外辅导、地下培训市场等有规范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堵上这一漏洞。

第四,家庭教育中更多的虎爸虎妈

家庭教育会在今后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校外学科辅导少了,孩子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父母聚在一起。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没人辅导,成绩又不好,怎么办?父母来!更多的父母将不得不承担起辅导孩子写作业、预习复习、培优补差、学习能力提升和提高考试成绩的重任,也会上演更多虎爸虎妈的故事!

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时间和能力成为辅导老师。那些有知识有文化高学历的家庭父母,自然会转变成为孩子的辅导老师,那些连孩子作业对错都看不懂的父母,也许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妥协方法:比如委托有能力的邻居、同事帮助指导,或组建小区里的学习小团队等。

总之,“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整个教育领域将迎来巨变,尤其是校外辅导与培训将彻底转型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新情况新改变,作为家长切不能掉以轻心,盲目放松了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更不能放松孩子的学习与辅导!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