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不住自己名字怎么办?他用一句“好久不见,‘谌’是想念”,化解了尴尬,也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上课缺少实用教学工具怎么办?他在课后时间,就地取材,回收利用边角废料,制作一个个契合课堂需要的生动教具。
工作中,他是益阳市第一中学通用技术老师谌理述。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边动手实践、边学习理论知识,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收获新知识。生活中,他是带着儿子一起动手制作迷你版“雷神之锤”、航模的“别人家的爸爸”。
谌理述大学学的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有着良好的理工科基础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强弱电操作技能。来到市一中任教前,他曾在安化县教了4年初中数学。
年,市一中公开招聘通用技术老师,谌理述积极报名,却因汛情影响,交通受阻,与考试擦肩而过。年,机会再一次来临,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
“我的老师曾跟我说,很多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连个电灯泡都不会换,这反映了一个很真实的现状,很多孩子从小缺乏动手能力培养。”谌理述说,通用技术教学是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建立模型、试验、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年,初到市一中的他,也曾有过惶恐与彷徨,不知道该教什么、怎么教。幸得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从旁鼓励,他边熟悉教材内容,边查资料、听优质课,并积极参加学科交流活动,慢慢摸索教学经验。
为人师者,应以责任育人,以智慧育人。谌理述便从尝试制作教具开始,突破自我,革新教学方式。在他制作的教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改进的钻木取火教具套装,另一个是生物的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展示模型。年11月,谌理述带着钻木取火工具,摘得湖南省通用技术现场教学、设计与制作展品活动一等奖。年12月,谌理述团队的重组DNA分子的操作模型教具获得“张謇杯”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拼的就是一股劲。”凭借着这股精神,谌理述学习了精工、电工、木工等知识,组装了激光雕刻、3D打印机和CNC雕刻机,了解了各种机器的控制原理和使用。在网络上看到有趣的结构,他就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看到特别的材料,他会留心收集。他用近天的努力,成功从初中数学老师向高中通用技术老师转型,他制作的教具不仅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也帮助其他学科老师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谌理述尽己所能地在给青少年们上好“劳动”这堂必修课。最近,他又开始带着学生制作简易火箭模型,带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流体力学、加速度、惯性等书本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夏园园黄云吴胜琳蒋玥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宋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