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获悉,日前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NOC大赛)山东赛区决赛在临沂落下帷幕。我市有28件作品、89支机器人代表队入选参加全国总决赛,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潍坊盲童学校八年级学生刘建阳,是全省唯一一名参加大赛的盲人选手,被满分推荐参加全国大赛活动。
爱上3D打印技术,内向男孩变得开朗
在普通人眼中,创客这个词代表高科技和创新,在潍坊盲童学校,有这样一间科学素养实验室,视障学生在这里可以感受创意构建、智能机器人、电子积木、3D打印、科学实验……就读于八年级的刘建阳,是这间实验室的常客。
刘建阳在六年级刚来这所学校时,是班里6个大男孩中最内向、最腼腆的,不善表达、低头不语是所有老师对他的印象。刘建阳由于患先天性白化病,导致视力障碍,来到潍坊盲童学校后,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都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帮助他,改变他。
年该校成立创客活动室,学生们有了自己的创客空间,是特殊学校中最早开展信息技术创新课程的。从3D打印到智能机器人,再到小科探等,学校尽全力用现有的条件给学生创造更多可能,让视障学生体验科技领域的新技术,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自创客活动室成立以来,刘建阳就对3D打印技术非常着迷。在老师指导下,他借助放大镜,很快就能熟练运用3D建模软件,和同学一起用3D打印机设计制作了学校校徽、工艺模型等作品。在创客活动室里,刘建阳逐渐找到了自信,人变得活泼起来,在制作作品过程中,不断和同学、老师交流。这个原本不爱讲话的内向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侃侃而谈的大男孩。
表现突出,被满分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NOC大赛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从今年9月份开始,李金玲老师和刘建阳就着手为大赛积极备战。盲校里全盲学生多,刘建阳想到3D打印可以制作很多立体教具、玩具,带给全盲同学直观的感受。
在和同学们交流过程中,一个金点子在刘建阳的脑海中产生了:可以用3D打印技术设计一个盲文版的数字华容道,在传统华容道玩具的基础上,设计凸出的盲文数字,让全盲学生和低视力学生可以一起比赛玩华容道,还可以在数学课上巩固认识盲文数字及排列组合等知识。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刘建阳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在第十八届NOC山东赛区决赛上,他表现十分出色。作为全省唯一一名参加大赛的盲人选手,他将自己的作品自信大方地展示给了评委们,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被满分推荐参加全国大赛活动。
“我想告诉大家,视障学生一样喜欢创客、喜欢创新,只要不放弃,坚持自己的爱好,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刘建阳对记者说。
我市28件作品入围总决赛,成绩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本次比赛共设创新创意类和智能竞技类两大类,包括智能环保机器人、水中机器人协同竞技、智能机器人工程任务挑战、人形机器人任务挑战等13个项目,优胜选手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全省共有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共选拔出49件作品、支代表队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我市组织了支代表队名中小学生参赛,有28件作品、89支机器人代表队入选全国总决赛,作品和参赛队伍分别占全省的57.1%、46.3%,成绩位居全省第一。
据介绍,本次大赛不仅锻炼了中小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思路、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大赛也是对我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效的一次检验,对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