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制作
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具对于教师来说,犹如宝剑之剑客,斧凿于匠人。教具制作能充分发掘教师设计制作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教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尤为重要,教具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引发学生思考,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及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这个知识点时,不少学生会存在疑惑,二氧化碳究竟是在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水反应还是确确实实与氢氧化钠反应了,为此宜阳新区谢海峰名师工作室的化学教师就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设计并制作实验教具。
宜阳学校
宜阳学校张瑶老师和廖萍老师利用压强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分别注入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利用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从而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一、实验器材
ml集气瓶、25ml针筒、9号橡胶塞、玻璃导管、止水夹、胶皮管、U型管
二、实验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品红、二氧化碳气体
三、实验步骤(请观看视频)
踏
青
翰林学校
翰林学校老师欧阳琴老师和李艳老师借用物理压力计,巧妙的将物理与化学相融合,使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互通性。
利用压力计直观的感受到压强的变化,同时也能将学生在物理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化学中,压力计管径比U型管小,能感受细小的压强变化,因此还可以用来测定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教具制作不仅能帮助同学们理解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制的教具演示实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点燃学生“我爱学化学”的思想火花,把学生的那种“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END
供稿:廖萍
图片:名师工作室化学教师
编辑:廖萍
审核:谢海峰
宜阳新区理化生地名师工作室
关
注
传播教育理念,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