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云课堂,教的是家长,受益的是孩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mip.39.net/nk/mipso_9360502.html

极目新闻记者陈倩

视频剪辑刘博

通讯员刘美杉

00:26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请你们来和张老师一起玩一个水果找相同的游戏。”

在一排纸杯的底部画上不同的水果,把其中相同的水果找出来,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小游戏,对在湖北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教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他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正是通过这样的游戏,他们能逐步学会如何认知自己周围的事物,如何实现生活自理,如何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最终实现和健全孩子的融合发展。

因为防疫原因,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转入线上教学已有一个多月时间。11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该中心了解到,通过“云课堂”线上教学的方式,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里也能帮助孩子展开康复训练,收到好的效果。

康复老师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指导孩子进行训练

实用小教具,帮助孩子康复训练

11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看到,因为防疫原因,最多时有大约名孩子上课的康复教室,现在只有老师们在,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闲下来。每个老师都在用手机或电脑,进行视频直播或连线。网络的另一端,则是接受康复教学的孩子和家长们。

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听障部教学主管张妮说,来接受康复教学的孩子,普遍都是学龄前,年纪小,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线上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家长,而不是孩子。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在教学中,除了有在一起上大课的情况,也会有小班,包括一对一辅导的形式。老师们除了会提前录好大课的内容,也会针对不同的孩子,开展一对一的专门辅导。

对听障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基本都已经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以像健全孩子一样听到声音,但他们需要的,是学会聆听。因此,包括马桶抽水、炒菜等在居家环境中,普通人可能觉得“平平无奇”的声音,都是他们需要学会去聆听和辨认的。而各种实用的小教具,比如纸杯底部画的“找水果”,各种硬纸做的食物等,都可以帮助他们加深记忆,找到对应的物品。

教学有了方向,家长缓解了焦虑

对家长来说,“网课”可能是眼下让他们头疼的问题,这对于在接受康复教学的孩子家长来说更是如此。

听障儿童熙熙的妈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孩子2岁时做了人工耳蜗,去年开始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的环境。“即使是这段时间线上教学,每天也会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熙熙妈妈说,孩子其实每天最多就能集中注意力看手机几分钟,因此大部分课程,其实她才是那个认真学习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她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今天应该教什么,让孩子怎么学,明天应该教什么,准备哪些东西,这也缓和了她在家里的一些焦虑。她说,熙熙也快到了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康复训练做得好,以后到幼儿园里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了。

患有孤独症的谦谦则是一个有点小脾气的孩子,这也让妈妈的指导更加重要。每天,妈妈学习了解老师布置的课程内容,再指导谦谦进行康复训练。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正确强化,逐步培养规则意识、等待意识,这些都让谦谦妈妈感到受益匪浅。她说,谦谦尤其喜欢画画和做手工。因此,一些老师布置的简单教具,她会带着孩子一起做,谦谦也非常感兴趣,这也让她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老师在线上上课

线上教学也有线下指导,多种方式保证居家康复

据了解,为了不耽误在训儿童的康复课程,提高居家康复效果,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了网络康复教学工作专班,各业务部门组建网课工作小组,深入研究不同类别儿童的特性,并征询家长意见,在新环境下探索新方法、增添新内容,探索开展了儿童居家康复训练。康复中心负责人把具体做法概括为“五个组合拳”:一是采用远程教学+上门指导的方式,多种模式并行,强化康复服务;二是开展家长+儿童同步教学,提高家长居家康复引导的基本技能;三是线上课堂动脑+动手,调动儿童参与积极性;四是身体康复+心理康复,促进康复效果。五是教学+反馈,及时交流解决家长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于无法配合开展远程教学的残疾儿童,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走进儿童家庭,为他们提供制定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在家庭环境下提供合理化建议,为家长解决康复中的难题,得到了社区的支持和家长的肯定。

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残疾儿童家庭而言,长期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影响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间接影响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中心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家长和康复教师心理健康对儿童康复的影响,将心理康复课堂持续进行,从“亲子沟通”到肯定与收获。课堂内容干货满满,既能缓解心理焦虑又有具体的实操性。这些心理辅导不仅对孩子,对家长也起到了很好的解压作用。

多种教学并行模式中,课后由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康复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目标,收集家长反馈意见并解答家长问题,还定期回访,确保渠道畅通,沟通有效,满足在训儿童家庭的合理需求,以专业巩固儿童的康复效果。这样的实干得到家长的认可。康复中心教师还将根据每位残疾儿童的情况,继续探索多种模式并行的康复训练手段,共同实现家校共育互助合作模式,确保居家康复效果。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