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具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教育质量有着巨大影响。我们发展教育事业,对两者关系总是忽视并缺乏系统性研究,甚至连生产工具按教育功能分类这一项最基础的工作都没有做。这对发展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要知道,生产工具的先进与落后能相互转化,教育是连接两者的纽带,也是实现这种转化的方式。那么,生产工具按教育功能正确分类,对于整个人类、个人、国家民族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及重大战略意义。
在分类之前,先要弄清楚当代、现代、近代、古代的概念。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时间是流逝的,且一去不复返,当代、现代、近代、古代对于每个时代都是相对的大致意义上的概念。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而言,当代指年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至今;现代指年5月4日(五四运动)到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近代指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年新中国成立;古代指鸦片战争之前的时代,伏羲氏以前是远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宋元明清时期是近古。
生产工具的从无到有,造成其先进与落后从客观到事实上的存在,因而,遵循两者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并紧密结合教育的本质,是对其按教育功能分类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
生产工具的先进与落后,在相对意义上,可以按时代进行划分;在绝对意义上,按制造方式进行划分,以手工制造为主的为“落后”,以非手工制造为主的为“先进”;在严格意义上讲,蒸汽时代为生产工具落后与先进的过渡时期。教具、玩具是生产工具的两个特殊种类。教具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玩具是专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娱乐和游戏而生产的产品。教具、玩具以外的生产工具同样具有教育功能,不可忽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教育功能上讲,以体力、脑力是否被替代作为落后、先进生产方式的判定标准,在形式上表现为是否为手工生产。手工生产为落后的生产方式,用落后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自动化、智能化等非手工生产为先进的生产方式,用先进生产工具进行的生产大部分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但也并非完全意义上。
教育是实现生产工具先进与落后相互转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同理,教育也是实现生产方式先进与落后相互转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所以,生产工具按教育功能可分为三个大类七个小类:
一、先进的生产工具
1、近代、现代、当代的生产工具
先后以电气化、原子能、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生产工具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劳动对象的范围得到大规模扩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生产力得到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手工业迅速没落,人类感官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呈加速弱化的态势,右脑在退化,左脑在进化,这是先进生产工具在教育功能上的消极面。
2、近代、现代、当代生产的教具
人类文明的创造与传承靠教育,有教育就必然有教具。教具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用具,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工具。
为学校专门设计制造教具起源于欧洲。欧洲从十七世纪就诞生了现代自然科学,十八世纪中叶掀起了产业革命,经过蒸汽机与电气化两次工业革命,新式学校里出现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的教具。近代以来,教具种类越来越多,体现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多,包括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实训设备、教育装备、实验设备、教学标本、教学模型等;也越来越先进,云课堂、智能教学机器人已出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具已成系统成套。
当代云教室
教具从实物到智能化的转变,使得人类获得知识的便捷性越来越强、体验感越来越差。
3、近代、现代、当代生产的玩具
玩具有“死玩具”与“活玩具”之分。西方的蒸汽机时代、中国的民国时代,就已经明确地对玩具这样分类。
什么是活玩具?活的玩具是简单质朴的,可以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多种玩法,并能提供无限可能性。如球类、棋类。
什么是死玩具?就是那种孩子无法参与其中,只能单一,固定的操作,并被动接受的玩具。比如那种电动声光玩具,孩子除了按一下按钮,就无事可做了。
这个时期的玩具以工业生产为主,从电气化到智能化,越来越高科技。越是高科技的玩具,死玩具的成分越大,价格也越昂贵。
从教育功能上讲,孩子应多玩“活玩具”。
二、落后的生产工具
1、古代的生产工具
近古先后以铁器、蒸汽机为典型特征;中古以铁器为典型特征;上古先后以青铜器、铁器为典型特征;太古以前有红铜、金石并用、石器时代。根据已经发现的证据,人类能够凭借自己的意识制造并使用石器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万年前。古老的生产工具其实有着很强的教育功能,特别有利于开发右脑,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日本人现在还在玩陶埙。
其中,蒸汽时代为生产工具落后与先进的过渡时期。
蒸汽机发明之前,生产工具来自手工业,较为落后,人类主要以人力、蓄力、自然力的方式改造大自然、发展生产力,人类通过感官对人力、蓄力、自然力进行控制;蒸汽机发明之后,人类步入机械化时代,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力获得了飞跃式发展,人类感官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所弱化。
2、古代生产的教具
在古代,教具多为实物,专门制作的教具是少量的。古代生产的教具看似落后,但体验感十足,教育功能很强。
中国教具可谓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有“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以“汗血马”为原型制造的良马模型,主要用于相马及相马教学,其作用类似于今天所用的动物模型类教具),宋代的针灸铜人(中国最早的人体教学模型,用于传授针灸术),华夷图(相当于世界地图)和禹迹图(相当于全国地图),圭表、简仪、仰仪、七宝灯漏、星晷定时仪、水运浑象、明食仪、玲珑仪等天文观测仪器,算盘,指南针等。
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
西欧也有著名的古代教具。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直观教学之父”夸美纽斯用皮革制成人体模型进行教学,瑞士的斐斯泰洛齐制成算术盘用于教学,这些都是初始的直观教具。瓦特是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当机械师,受到教具“蒸汽唧筒”的启发,先研制出蒸汽机模型,后来发明蒸汽机,教育界又把蒸汽机模型列为中学实验教学器。
3、古代生产的玩具
纵观历史,早在史前就出现了玩具。但是那时候的玩具可能是石子、树枝和其它自然界中的东西。而已知最早的一些玩具是来自古埃及和中国的陀螺、玩偶、弹子和玩具动物。推铁圈、球、哨子、棋盘类游戏和竹马在希腊和罗马年代是十分盛行的玩具。
古代流行的儿童游戏——骑竹马
随着18世纪60年代世界工业革命的爆发,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传统地位变得岌岌可危,而以手工制造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玩具自然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到年,我国玩具生产总量中传统玩具占据的比例已经是微乎其微。
古代玩具虽然是手工制造,生产效率低下,但从教育功能上讲,都是“活玩具”。
三、无生产工具(也叫身体器官)
劳动是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动来调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为人类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务。真是这样一个“有意识”,使人类成为了高等智慧生命。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根据教育功能,把无生产工具归入到生产工具,既是客观存在,也是生产工具在哲学上的引申。
其一:在劳动第一次产生的那一刻,标志着人类的诞生,但劳动工具(也叫生产工具)并未诞生,人类使用身体器官有意识地改造大自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随后,人类开始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在人类产生后,身体器官是生产工具,一直是客观存在也是客观事实;同为生产工具,人类制造的生产工具与身体感官的确有着本质区别。所以,站在客观存在的立场,从物质本身属性的角度,把无生产工具归入到生产工具。
其二:先有身体感官进行劳动,后才发明制造生产工具。在大自然的教化之下,人类开始劳动并学会了制造生产工具。所以,把无生产工具归入到生产工具,也是生产工具在哲学意义上的引申。
最后要指出的是,只有科学而清晰地对生产工具按教育功能进行分类,才能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创造出新科技。
社会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相对论概述
教育的本质解析
中国未来房价大揭秘
学习历史的作用:悟道、明德、知仁、晓义、懂礼
日本专家复制三星堆人面鸟身青铜器失败给我们的启迪
#苏翊鸣太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