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我们常把孩子们手中的“玩具”称之为“教具”,孩子们玩“玩具”描述为“工作”。
那么,玩具跟教具的区别在哪里?教具真的比玩具略高一筹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蒙台梭利教育,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便是拥有一整套系统而完善的教具。
将抽象化的教育理念、知识点,通过具体化、实物化的教具展现出来,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化”的方式,贯穿于活动之中。
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地将教育理念内化成自己的心智,融入血液之中。
这是百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备受各国教育者喜爱
的真正原因。
说教每个人都会,但能将理论知识,真正以通俗的方式,可见的、可操作的、可具体的落地,唯有蒙台梭利教育。
可以说,蒙台梭利教育的成功普及,与其拥有系统而完善的教具有很大的关系。
玩具之所以不能替代教具,主要由下面几个原因。
孤立性特点
蒙台梭利教具特色鲜明,蕴涵着启发儿童心智、塑造儿童完美人格的内在哲理。
这是市面上玩具所不具备的功能,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其目标就是让孩子通过“工作”,实现自我发展。
那么,蒙台梭利教具是如何让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呢?
蒙台梭利教具有一个特色,那便是孤立性。
该如何理解孤立性呢?
我们看到每一件蒙台梭利教具,它可能会蕴含很多特性,比如轻重、大小、高矮、长短等等。
这么多的特性,如果一次性都展示给孩子,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
蒙台梭利博士在设计教具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她根据每样教具的使用目的,锻炼孩子哪方面能力,将教具的特性单独呈现出来,即仅呈现某一特定属性。
比如粉红塔,让孩子一眼辨别物体的大小这一属性;红棒的长短展示特定的属性。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这样展示特定属性的教具,表现出孤立的特性,更加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点的认识。
教具的孤立性,能显现出蒙台梭利教育的教育特色。
错误控制功能
蒙台梭利教育中每套教具,都设计有“控制错误”的特性。
这样,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这个特性而发现自己哪一步操作错了。
这是许多玩具,乃至科技含量很高的智能玩具,所不具备的功能。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错误控制是一种最高程度的智力活动,它将引导儿童正确地使用教具,并能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意识到错误,自我校正,还可以由此而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教具的错误控制,使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等得到综合发展。
蒙氏教具的错误控制,最明显的的教具就是插座圆柱体。
这件教具是由大小不一、逐渐减小的十个洞穴和10个带钮的圆柱体组成。
每个圆柱体对应一个相同大小的洞穴,所以一旦发生错误,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圆柱体与洞穴是不相配的。
通过蒙氏教具的错误控制练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精细的辨别能力。
因此,蒙台梭利博士才会如此感慨道:我们的教具使进行自我教育成为可能,允许进行系统的感觉训练。
这种教育不是依靠教师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的系统性。
秩序性和逻辑性属性
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有着内在的秩序性和逻辑性。
这一点体现在教具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上。
比如上面提到的插座圆柱体,洞穴大小本身就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在操作方法上,如果没有按照步骤走的话,就一定会出错。
这些蒙氏教具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帮助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养成内在的良好习惯。
再比如三项式教具操作,通过教具的操作,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分类能力,还能间接地为将来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推理性思维。
三项式教具,在颜色、形状、大小上有着很多感官上的区别,同时也蕴含着数学公式。
在操作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操作,就很难拼完整。
孩子们在反复操作练习之中,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比如先观察比较,再进行分类、排序,最后进行组合。
或许孩子现在不够理解三项式所蕴藏的数学公式的含义,通过教具的练习,早已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印记,等到老师教授这个公式的时候,孩子便会豁然开朗。
蒙台梭利教具还有很多特色,比如具有数学属性,美观大方,间接预备性等等,这些特色都是普通的玩具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您认同蒙台梭利教育,想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