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科目二
小学部分补充
小学教学设计
都是重点哦~
1.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程序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反馈性原则。
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
(2)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
3.教案的内容
(1)课题名称
(2)课型、课时
(3)教学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英语的三维目标,一般较多写作“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材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生活中接触少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与旧知识缺乏联系的知识点;教师在钻研教材发现的难点;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难点。
(5)教具
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等。
(6)教学方法
如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
(7)教学过程
①导入
类型: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温故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悬念导入;观念冲突导入;经验导入;活动游戏导入等。
作用: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3)复习相关知识,引向新的学习内容;
(4)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5)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②新授
③巩固练习
④小结
⑤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类型;
①提纲式板书;
②词语式板书;
③表格式板书;
④线索式板书;
⑤图文式板书。
作用: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启发思维,突破难点;概括要点,便于记忆;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或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规范、正确的板书能为学生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