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调整义务教育中小学时限的声音总是出现在我们耳边。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分配情况,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强加干涉,无论是“6+3”还是“5+4”全凭当地的教育局说了算,甚至说今年“6+3”明年“5+4”都没人管,毕竟各个地区的教育情况不同,相关部门也不好统一规定。也没有什么理由强行规定。
不干涉义务教育阶段学制分配,就是对教育发展最大的尊重
历史遗留问题无法短时间改变,强行改变会带来严重影响
自从将义务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开始,不同的地区就已经形成不一样的分配方式,比如辽宁省的鞍山市所沿袭的分配方式就是“5+4”。而辽宁省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采用“6+3”的分配方式。
另外,即便是在同一所城市中,也是会出现不同的分配方式,比如哈尔滨市,在香坊区和道里区采用的是“5+4”,而在呼兰区和阿城区则是采用“6+3”。虽然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歧会对整个教育大环境造成影响,但已经沿袭了这么多年,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学制分配方式和当地的教育资源分配密不可分
对于不同分配方式的地区,所匹配相应的教育资源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6+3”地区,对于初中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求会更高一些,毕竟小学学习的时间有6年,而初中的学习时间被压缩了一年,所以初中就会变得更关键一些。
反之,“5+4”地区的小学教师能力要求会更高。并且小学和初中在硬件设施上也要相应作出调整,上课不只是需要老师,同样还需要课件、教具或是投影、电脑吧。无论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教育活动造成消极影响。
分析:
如果真的要区分二者的优缺点的话,还真是难分上下,毕竟在不同的层面上,二者都有相对优势存在。因此,这两种分配方式才能共存至今。但如今却有这样的消息传出,将会统一“5+4”,这就叫很多地区的中小学老师感到人心惶惶。
“5+4”学制的优势在哪里?
更长的时间用来为中考准备,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
虽然中考的难度不是很大,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较浅显,考试的内容也都是教材中涉及到的,只要是把教材吃透,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以他们现阶段的发展水平,难度还是真实存在的。
并且有很多考生都会抱怨,如果中考准备的时间更长一点,自己的成绩一定可以提升一些。因此,当有初中学习时间延长的消息传出时,很多学生和家长则表示双手赞成。多一年准备时间,就是对成功率最大的保障。
学生发展越来越“早熟”,没必要在小学阶段浪费太多的时间
不少家长经常会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家的孩子好像“小大人”,经常做出一些“早熟”的举动说出一些“早熟”的话,引得家长哈哈笑。虽然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它就是真实发生了。学生的发展真的越来越“早熟”了。但在这里“早熟”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个褒义词。
因为学生“早熟”,小学教材也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学生“早熟”,也越来越考验小学老师的真正实力,对于那些专业水平不高的老师,根本搞不定小学生,所以多于选拔更优秀的教师,学生的“早熟”也献出一份贡献。
对此消息,听听教育部如何回复
因为调整学制,并要在9月1日开始实行的这个消息越传越真,甚至让很多家长将信将疑,眼看着局势就要难以控制的时候,教育部官方也对此作出了回应,那就是“纯属虚假消息”。这样一来,就犹如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虽然不可否认“5+4”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地区大面积推广。毕竟在之前沿用义务教育政策的几十年里都没有统一要求,如今为了保证教育的多样化,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呢?
总之,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进行学制方面的调整,但到底会如何改变,什么时候会改变,会不会统一要求,都是未知数。我们进行无谓的猜测没有任何意义,即便你猜对了又能怎么样呢?毕竟目前还要遵循从前的要求,家长们还是不要杞人忧天为好!
今日小结:
你如何看待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制这件事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