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了这份送给老师的礼物,可以使用几百

    

今天是教师节,

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师生们

收到了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

一份特殊礼物——

在经历了36天的修复后,豹猫、白额雁、猕猴、羊,这四件由岁上海首批特级教师林有禹在60多年前制作的教具动物标本,以崭新的姿态回到了学校的自然实验室里。

“按照我们目前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每年进行保养的话,这些修复完工的标本至少可以继续使用几百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标本制作师马鸣一肯定地表示。

当天上午九点半,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双方代表们,共同为重获新生的四件动物标本揭开面纱。记者在现场看到,修复后的白额雁、小灵猫、猕猴以及小山羊展现出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状态。

白额雁原先黏连的羽毛已变得十分具有光泽和层次感;小山羊原先折断的耳朵又重新竖了起来;小灵猫原先微微开裂的眼角得到了缝合,双眼又恢复了神采;猕猴开裂严重的嘴巴也已重新闭合。

“一个多月前,我们把这些标本接回来后,就针对每个标本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库房冷冻、防虫防霉、毛色还原、面部修整等一系列专业的修复方案。”

上海自然博物馆标本模型制作中心副主任单鵾向记者举例介绍,如在豹猫和羊的耳部塑形过程中,标本师会先用湿棉花塞在耳根部,再用湿纱布包住全耳,反复湿润数次将其软化,再用事先裁剪好的塑料片和夹子给耳部“凹造型”,数日后即可干燥固定。

而白额雁的主要问题是掉毛和褪色,由于虫蛀腹部部分毛根掉落,标本师将雁毛一根一根粘回,并用镊子将羽毛层层捋顺,还原鸟类羽毛原有的纹路,在褪色严重的嘴部和脚蹼,标本师为其添上了新色彩,使白额雁整体看来富有生机。

修复难度最大的要数猕猴,由于当时技术所限,猴子手掌脚掌虫蛀严重,标本师们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还原猕猴原有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这些标本是面向孩子的教学用具,自博馆在修复中使用的防霉剂、增亮剂、颜料等全都是环保新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毒害。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初正值超长梅雨季,上海市实验小学的百岁特级教师林有禹十分惦记学校里他亲手制作的“高龄”教具标本,他通过媒体呼吁专业人士能够加入到动物标本修复中。

上海自然博物馆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派标本师赴上海市实验小学查看标本现状,并表示将无偿修复部分标本,还百岁特级教师心愿。

“一个多月前,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们把这些标本接回去修复。今天,这些宝贝们作为教师节礼物又回来了,我们特别感激。”

上海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徐颖表示,在今后学校的自然科学课中,一定会把这些标本充分地运用进去,让孩子更加地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在校方看来,修复这些当年林老师亲手制作的教学标本,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为的是让年轻教师学习老前辈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立德树人,也让更多的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和科学的魅力。

活动最后,上海自然博物馆还为1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标本制作体验课。课程全面介绍了动物标本的分类和制作方法,并以蝴蝶标本为例指导同学们动手操作。孩子们通过近距离的观赏和制作,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也了解到博物馆采集、收藏、研究、展示等工作的重要性。

记者、图片:彭旭卉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