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丛丛
数学讲题大赛、口头作文大赛、劳动比拼、艺术评选……线上教学期间,济南高新区各学校活动如线下时一样精彩,学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得热火朝天。自“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积极落实,通过课堂改革、作业设计、教师素质提升、课后服务等多个方面,不断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难、接送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全区的教育教学从落实达标向自主特色发展,实现从“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区域优质教育逐步形成。
济南高新区童声合唱团
课堂有意思 教学成效显
“课堂是减负提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生学业发展的主导线。好的教学,是让师生的思考由内而外发生。”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教体办教研室主任李继冶这样说道。
在高新区汉峪小学,一年级新生一入学,就会感受到来自学校全方位的“童蒙课程”培养,开学第一周内,他们通过学习学校老师们精心改编的诗歌童谣、经典绘本、趣味游戏等,在走廊文化课程、校园文化课程、温馨交往课程、多彩礼仪课程、童蒙游戏等课程中,认识一年级生活,熟悉学校,学会与同学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为后续的正式学习做好铺垫。
在高新区黄金谷学校,思维导图成了师生们的好帮手。近日,学校开展了数学节活动,一场思维导图设计比赛正式上演。栩栩如生的图画、认真梳理的知识点,学生们巧妙设计、精心制作,有的手绘、有的电脑制图,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思维导图。不只数学学科,思维导图已经走进黄金谷学校各科老师的课堂,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通过思维导图,老师们在教学“把握关键词、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方面不断进步,同学们也纷纷反映,自己通过思维导图能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理清知识脉络、增强自己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李继冶介绍,“双减”政策出台后,高新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好地减负提质,我们提出了限定时间、限定目标等要求,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既定时间内去实现限定的目标,控干‘教学水分’,这样才能让师生在课堂上激发内在动力,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新知识,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在课堂改革的促进下,年高新区及辖区6所学校成为济南市首批“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示范区、示范校;全区1所市级特色学校、11所市级新优学校全部通过创建培育验收,大批特色化知名学校应运而生,实现了全区教育的群峰并起;区域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市前列。
济南高新区幼儿京剧表演
名师作保障 培训常提升
高效有趣的课堂呈现需要老师们在幕后辛苦付出,专家论坛、集体教研、课题研究、各类赛事等,都是高新教师的工作常态。
年10月,高新教育首场改革现场会在高新区遥墙中学举办,高新教育论坛就此拉开帷幕。当年11月,高新区41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学负责人齐聚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16位校长分享了他们对于学校实施“名校战略”的思考与打算。不同主题的校长论坛、名师论坛、班主任论坛、专家论坛、主题开放论坛、改革现场会等成为高新教育的常规活动,对引领全区校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加快名校长和名师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对科研和改革成果推陈出新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年2月,济南高新区音体美优质课评选活动举行,音体美教师来了一场“大比武”。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优”。音乐组的课例新颖有趣,课堂结构层次清晰,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巧,使评委和听课教师享受其中;美术老师们各显身手,从课件、教具、学具制作到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创新别致;体育组老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丰富,气氛轻松愉悦,把技能教育、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贯穿其中,令人惊艳。
在高新区春晖小学,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学校按照“扬峰填谷,分层培养,梯队建设,整体推进”的教师培养策略,通过开设春晖小学青年成长卓越班,给学校卓越教师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以“老带新”“传帮带”等形式,发挥卓越教师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给青年教师搭建更多的学习平台。
通过这些充分展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各类命题大赛、做题大赛等,推动了老师们对大单元备课、系统备课的理解与实践,对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科研兴教的引领下,高新教师走向专业自觉。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地理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在省教育厅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高新区17位教师获评省级优课;年济南市级优质课评比,高新区参选教师一等奖获奖比例达50%,远超全市参选教师一等奖获奖比例。
优化作业设计 做到“因材施教”
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反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