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解决疫情还自顾不暇,但是疫情相关的垃圾问题并不会等我们摆脱疫情后才发作,并可能成为抗疫之外的可怕挑战。
由聚丙烯、聚乙烯、丁腈、乙烯基和乳胶等制成的口罩、手术服、输液管、插管、手套、护目镜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但在处理不当时,它们也正转身成为“环境炸弹”。
据一家国际环保组织估算,年全球共生产了约亿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个口罩最终被抛入大海,相当于生产了-吨的海洋塑料污染。
而《国家地理》杂志估计的数据更惊人:全球每个月要耗费亿只手套,口罩消耗量为每月亿,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万个口罩被消耗。不仅如此,该杂志称一项独立研究估测,新冠疫情下,全球每天要丢弃近35亿个口罩。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塑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便只有1%的废弃口罩没能得到正确处理,每月也将有大约万只口罩流出,污染河流和海洋,它们会捂住海龟的口鼻、缠住了海鸥双脚、被海豚吞下……
“不久以后,海洋中的口罩可能比水母还多”,年5月23日,法国一家环保组织在得知法国订购了超过20亿只口罩后写道。
去年夏天,NGO海洋保护组织也开始评估塑料废弃量:年夏季清理海滩的志愿者提供的全球调查数据表明,超过10.7万件个人防护设备被废弃,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这些材料将在海洋中持续数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塑料在水中会被分解成越来越小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变得极易被海洋生物摄入。根据《环境保护进展》发表的一项研究,1个口罩每天可以释放近17.3万根微纤维到海洋中。
焚烧是唯一处理办法?
即使正确方式丢弃,大多数防护设备无法回收,它们不是进入垃圾填埋场,就是被送到焚化炉,尽管焚烧过程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二恶英等有毒污染物排放,“但除了焚烧,我们无能为力。”英国一家基金会负责人德弗鲁伊特表示。
也有一些欧洲国家则将垃圾运往印尼、土耳其等国。英国卫生与社会保健部就无法说明采购的大量医用耗材用过后将如何处置。“这是最糟糕的垃圾帝国主义!”公益组织塑料星球联合创始人萨瑟兰表示。
企业“转行”处理口罩变废为宝
医院集团(AP-HP)目前已经展开了回收试验。他们与废料管理公司合作,后者负责处理试点收集的旧口罩。在其分拣中心,口罩被隔离了十天后,在经过紫外线灯消毒的特殊有机玻璃区域中,会被手工挑拣出来。随后,口罩会被压碎、高温处理,并被分离出三种材料:聚丙烯,带状金属和弹性纤维。被分离出的聚丙烯将被转化为微珠用以制造汽车零配件。
同样,成立于年底的法国公司Plaxtil原本主要是回收衣物,疫情开始后,他们的原材料变成了口罩,将被丢弃的口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例如遮阳板、开门器、储物盒等。
更有趣的一个项目是,巴黎市政厅把回收的废弃口罩交给Plaxtil公司,由后者为学生制作量角器等几何工具。
目前,Plaxtil已经生产了个教具包,将在九月学年开始时分发给当地学生。
本报图文综合欧洲时报网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