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留学生我们国家的老师是这样的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李江南(柬埔寨)

刘欣蓉(马来西亚)

生活报记者王晓晨9月10日是教师节,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们,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为台下的莘莘学子输送知识的营养液,浇灌他们成长。那么,世界各国的老师和学生又是如何相处的,中国的老师和国外的老师授课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教师节前夕,记者采访了一些在哈尔滨的留学生,倾听他们的感悟。

学生可以坐在地上听课老师课后

会带着他们疯玩

38岁的刘欣蓉是马来西亚留学生,现在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她调侃自己说:“三十多年的时光,我都奉献给书本了。”

因为家里有八个孩子,刘欣蓉从小就自己去上学,“我家住在乡下,去学校要翻过一座大山,小时候每天得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刘欣蓉说,马来西亚的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半天课。尤其是小学生,上学就是玩,或者说都是玩中学、学中玩。因为是半天课,下午大量的课后时间,老师常常带着孩子们骑自行车去野餐、到河边游泳或疯玩,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运动,小学老师还会教学生种玉米、蔬菜等。总之,高中之前学习压力都不大。记者问,老师带孩子出去玩不担心出问题吗,比如有孩子受伤怎么办?刘欣蓉说“风险都是自理的,没有家长会因为孩子在玩中受伤去找老师麻烦的”。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26岁的李恪说,塔吉克斯坦的中小学,每班班额大约是15-20名学生,所以互动环节会很多,几乎很少看到像中国学生那样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上课的,上课时的气氛也不像中国课堂那么严肃,有时学生会随意坐在地上听老师上课。上了中学后,一些乡村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学生去收割庄稼或是采摘棉花。

27岁的莫桑比克小伙子安德雷介绍,非洲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太好,但每个学校都会给学生留玩足球的地方,他本人也会踢足球,下课了老师会和学生一起踢球。学校半天课,下午好多男孩子会留在学校踢球。

每逢民族节目

女老师会穿上民族服装教学生跳舞

李恪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他说在塔吉克斯坦的民族节日纳乌鲁兹节期间(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学校不仅会把校园布置得漂漂亮亮,还允许女老师和女学生穿上用艾德莱丝绸制作、带有蒲草绣花图案的民族服装来上班或上学。“校园里一下子就变得漂亮起来,而且还会有女老师穿着民族服装教学生跳民族舞蹈。”

说起上学的穿着,李恪坦言,“我们那儿的学生服也很难看,男孩是黑上衣、黑裤子、白衬衫,女孩是黑裙子或黑裤子、短衬衫。老师是浅色衬衫和黑上衣、黑裤子,男教师需要戴领带。平时校园里没有靓丽的颜色,只有到了民族节日时学校才会五彩缤纷起来。小时候每次看到妈妈穿上民族服装走在校园里,我就觉得老师好漂亮。”据说这样做目的是“宣扬和恢复塔吉克人悠久的民族传统,让学生了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学生作业少

打扫教室、课外实践全靠自己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留学生,有的来自亚洲,有的来自非洲,但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小学时作业一直不多,学习也大多是靠自觉。

来自柬埔寨的20岁的李江南告诉记者,柬埔寨的小学学习内容很简单,布置作业有时就是几张纸。而且,作业内容和授课内容有时还不相关,比如是“去做柬埔寨某个城市旅行的攻略海报”,全部需要自己到网上搜索资料:在哪里,怎么去?住哪里,怎么选酒店?去那里玩什么等等,做完之后向大家介绍。

安德雷动手能力很强。他介绍说,从小学一年级起,打扫教室卫生,迎接各种节日布置教室,课外实践就全靠自己。来中国不久后,安德雷赶上大学里一位老师办婚礼,他主动请缨,帮忙策划婚礼,做伴郎,在婚礼现场秀歌舞表演,让人们见识了非洲留学生的风采。

在来中国前,安德雷曾在莫桑比克读了两年大学,学的也是医学。学校要求比较宽松,老师简单布置作业后就要靠自己学习领悟,学生甚至可以把人体医用模型教具借回家研究。

而中国的老师,则讲得很细致。刘欣蓉就介绍说,在跟王秀霞老师学习给病人开中药时,老师会给他们讲清楚加入每一味药是要治疗什么,有哪些病人是不能吃这味药的。

学生犯错

外国老师也不手软

说到国外老师对犯错学生是否会有体罚,几位留学生都笑了。刘欣蓉坦言,二十多年前她在马来西亚读小学、中学时,老师对那些调皮的孩子一定是会严惩的。具体就是藤鞭打屁股,“当年班里的淘小子没少挨老师用藤鞭打,经常有学生校服裤子都被打烂了,第二天来学校不得不再买新裤子。后来对一些特别淘气经常挨鞭子的男同学,老师就让他们把外裤脱掉打,怕他们第二天上学又要买裤子。”刘欣蓉说,因为自己上学时很听话,是个乖巧的女生,所以没挨过打。对于现在马来西亚还有没有这样的体罚措施,刘欣蓉说:“城市的学校可能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体罚措施了,但在偏远地区,老师气急了还是会打的。”

李恪说,小时候在塔吉克斯坦上学,那时老师体罚,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罚站,塔吉克斯坦的中小学生,每节课是30分钟,调皮的学生经常会被老师罚站一堂课。

记者手记

采访了多位留学生,发现他们本国的教育,学校里玩的时间相当多,几乎都是半天上课,而且强调孩子的个性,重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老师往往不太强调书本上的内容,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方方面面的。中国老师一定会要求学生把课文记得滚瓜烂熟才行,往往学生其实已经学得很好了、记得很牢了,但仍然会时常感到焦虑,担心考试时会不会又忘记了,学习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自信,总是焦虑。

外国的老师会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并不告诉学生这个具体的步骤该怎样搞,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看课外书,要学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就是要有逆向的能力:你自己想个过程(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中国的老师大多是教给或者说是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很多高中生拼了三年终于考上大学,就像闯关成功一样,由于远离父母,加上没有独立能力,在大学生活中就像放羊似的,大部分时间用来逛街、玩手机、打游戏和交朋友,而国外的孩子在大学阶段,反而是最用功的时候。

本版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