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及教学设计

《压强》教案及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

(2)理解压强公式、单位、物理意义并学会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德育目标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探究和理解压强概念

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理解。

一课时

新授课

教具:压强小桌、沙、课件

教法:讲授法

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为什么沙滩上会留下脚印?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压力

1、阅读课本P27思考、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1)三幅图中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什么共同之处?

(2)压力的大小是否一定等于重力?

(3)归纳三幅图中压力的共同特点:压力是指

压力的方向

2、脚印深浅不同,是由于压力在沙滩上产生的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看课件)

二、压强

(一)小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猜想和假设: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有关。

2、利用桌上器材结合课本P28设计实验:

(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两个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两个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

3、明确实验方案,合理分工,共同实验,得出结论。

探究得出结论:

4、若压力、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

(二)压强

1、自主学习课本P29—30,回答下列问题:

压强定义:

物理意义

压强公式:、单位:

2、自主学习例题,弄清压强公式的运用

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新知,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1、点拨归纳: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由压强的公式P=F/S进行计算时,压力F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受力面积S的确定:公式S表示受力面积,无论是大物体压在小物体上,还是小物体压在大物体上,S只能是两物体直接接触的面积。

(设计意图:集体交流,答疑解惑,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必做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同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压力相同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

2、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

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4、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5、1m2的水平桌面上平放一本重2.5N的书,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选做题1:

某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Pa,请你估算中学生每只脚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g=10N/kg)

选做题2:

大象体重6×N,每只脚掌面积cm,芭蕾舞演员体重N,脚尖接地面积10cm,大象和芭蕾演员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布置作业:见丛书

板书设计:

一、压力:

1、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教师引导

~(3)单位

a.根据定义公式,思考压强的单位

b.1帕斯卡=1牛每平方米

c.板书

2.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教学反思: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结构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板块采取了科学探究和演示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第二个板块引入了压强的概念,在引入压强概念时,通过比较速度的定义方法,让学生运用比值定义法给压强下定义,让学生自主得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个板块,则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得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课题。

本课的成功之处:

1.利用在沼泽地和雪地行走的两个孩子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已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让他们感到实验就在身边,类比以前的探究实验,在此基础上降低了难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4.在讲解例题时,通过让学生计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让学生深入理解压力是指力的大小,而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讲解中,从公式、现象出发,并结合实例分析、运用来巩固。在总结时注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进一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