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需要做许多工作。而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智力方面同时得到发展。现就如何强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降低坡度,突出重点。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我上每节课,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入手,温故而知新,帮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例如在教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它进行简便计算上。开始,我要求学生口头回答加法交换律的意义并练习了几道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的题目。接着又出示这样几组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较:①5、2;②25、4;③、;④、。学生通过每组计算并对比,已基本上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学生感到非常容易学,并能自己总结出“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接着我提出三个数相乘能不能直接说出得数?出示下面几道题让学生练习:①;②;③;④。这样教学,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而且扎实,减少课后的复习时间。
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我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直观教具、实物演示及有针对性的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学物体的表面积时,先出示各种物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每个物体各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的面积如何计算,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表面积?然后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一个物体外部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表面积。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推导出公式。最后出示一个长方体铁皮糖盒,让学生计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较好。又如,在教学正比例解决问题时,我提出谁能测出我校教学楼的?。有的同学说上楼顶用尺子放下来量;有的说用几根长竹竿绑在一起量等,但他们自己又否定了,认为太费事。这时,我说我有一个好法子,不用上楼,只用一根小竹竿,跟皮尺即可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同学们兴趣高涨,都想知道怎样测量。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竿高与影长成正比例的道理,自己测出了楼高。这对正比例的判断和解题方法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三、作业分层,当堂批改。
学生感到负担过重,就是作业太多。据此,我把课堂作业分为基础题、发展题和提高题三个层次。要求学生基础题必做,发展题和提高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这样我可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辅导差生,以减轻差生的负担,促使差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优生知识面扩大,学习也感到轻松。学生作业完成后,我基本上做到当堂、当面进行批改,对差生边批改,边讲解,使他们对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中优生可互批互改,在批改中提高判断正误的能力,再次熟练地掌握知识。最后,我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使同学们再次对知识进行反馈,进一步得到巩固。
四、因势利导,抓好差生。
作为教师,要像医生对待重病人一样对待差生,要做到更多的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要尊重差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一般问题和比较容易的计算题,我优先提问差生,让他们板演,正确的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如果不正确或回答不出问题,我就进一步启发引导,直至得到正确的答案。考试后,我逐个和差生进行试卷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错误原因,耐心辅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减轻学生负担,关键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