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看过来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的精髓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幼儿体力、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是促进幼儿机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幼儿体能、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基本手段。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健康,影响到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

一、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可行。比如“绳趣”这节教学活动,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弹绳子,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并学习用手指弹的方法;通过夹绳子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发展。可是在第一次开展此活动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玩法多种多样,很有新意,也很有想法,而这时目标的设定范围过于偏小、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有了一定的限制。那再次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一下调整,而且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5-6岁发展目标幼儿喜欢参加活动,并且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最终教师把此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是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是通过学习双脚夹物抛,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发展。

3是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样既有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又有知识技能的锻炼,再开展起来幼儿就更加的感兴趣,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确定基本动作的学习。同时,在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身体机能的适应程度或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以及幼儿自身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及时调整预先设定的游戏目标,以使体育游戏更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与兴趣。

二、重视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绳趣》这节教学活动中通过一个小儿歌:绳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亲亲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而进行了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一切体育运动之前必备的环节,可是以往在去其他地区的幼儿园交流学习的时候,有些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园体育游戏时,却忽视这一环节,没有热身就直接进入了游戏的主题。那热身运动它可以活动幼儿的肢体,滑润关节,促进循环,舒畅肌肉,使幼儿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主要活动。所以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三、选好器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提起体能活动,老师经常会为准备活动材料煞费苦心。可是体育游戏材料又是开展体育游戏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而且能引发幼儿的游戏联想,丰富其游戏内容。各种材料对幼儿来说不仅具有了玩具的意义,更能成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绳趣》展这节体能活动,首先在选用游戏器材时,就根据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节约为原则,选择了易收集的废旧材料“绳子”。在开学初幼儿会有很多新书,当拆开这些捆绑书的绳子的时候,发现孩子们会拿着绳子开心的玩,玩法很有创意,于是教师设计此教学活动,并根据材料的特征设计游戏,尽量做到一物多用。然后根据准备的材料,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并发现“绳子”的特性,通过尝试、比较、创编绳子的玩法,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材料选择时不必绞尽脑汁的去做多么复杂教具,只要是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活动身体、能启发幼儿的想象的经济实惠的废旧材料都可以用做体育活动中的游戏材料。

四、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考虑趣味性和规则性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改变了示范动作,幼儿模仿动作的学习模式,鼓励幼儿边思考边探索玩法。例如,先不告诉幼儿绳子可以怎样来玩,而是请幼儿自己想想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孩子们的玩法各式各样,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重点学习的内容层层递进,先练习双脚跳,为后面的双脚夹物抛做铺垫,一物多玩。在活动前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活动时使幼儿理解规则。整个教学活动形散神不散,顺从幼儿的意愿,幼儿思维活跃,真正成为了游戏活动的主体。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扑捉幼儿兴趣的点,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五、指导策略要具有针对性,   在游戏中进行指导时,教师应注意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多用启发式的语言,“你想到的怎么样”、“你还能怎么样”,给幼儿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运用有效策略解决运动中的难点,及时反馈和给予帮助。

六、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有好的开始,就要有快乐的结束,以何种方式在何时结束游戏,对一节好的体育活动来说也是必要的组成要素,值得教师认真考虑。此外,游戏结束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参与器材的收拾与整理,以让幼儿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还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如:让幼儿在游戏中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指南》中指出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这就要求每个幼儿在游戏中遵守一定的规则,一是自己遵守规则,求得和同伴间的协调一致;二是注意观察别人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体育活动还要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像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为幼儿逐步减少衣服。活动后给幼儿一些时间休息,喝点水,补充体内因活动而消耗的水分。

总之,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着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应能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与指导,能有效地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游戏方法,在提高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使幼儿喜欢运动,乐于参加运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