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妈说:
拼图是益智玩具中最常见的一种,种类形式都很丰富,从适合低幼的手抓板,到大龄一些的不规则拼、多层拼,片数从几十片到更大龄甚至是成人的几百片,难度跨度很大,也很好切入。
拼图有各种被认可的好处,比如可以锻炼娃的逻辑思维、观察力、专注力,所以我也给大家推荐过几次拼图......但我也特别想说,不要把单一的一种玩具或者教具作为孩子能力开发和检测的工具。
会玩拼图固然是好事,我们培养激发孩子玩拼图的兴趣也一样特别好,但不是说不会玩,就要给孩子打上“专注力不够”、“观察能力太弱的标签,大家太执着在能拼几块上,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衡量和训练的。
我的好友Mia妈妈,也给女儿买了不少拼图,女儿不感兴趣她就怀疑自己没买对,换一套再试,不行再换一套...尝试了两年,她得到了让自己意想不到的结论。
我觉得这个经验非常有趣,也很能代表一部分孩子玩拼图的情况,分享给大家一起从另一个视角看待玩拼图。
文:Mia妈妈
对于玩拼图的好处,我可以背出字来,至于我家娃的拼图能力——目前仍是渣渣,25个月,三块的拼图也拼不成。
尽管我一直觉得每个孩子在成长上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喜好,强求不得,但是毕竟拼图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国外的很多幼儿园也会用拼图来测试娃儿的发展能力,所以对于娃不会拼图这事,我一直略感焦虑。
我也知道每个娃都有自己认知发展的螺旋期,这段时间对一样东西没兴趣,过段时间可能就爱不释手,如果能抓住这段时期,娃的技能会突飞猛进。但是,我家娃好像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她就没有过这段感兴趣的时间。
01
娃一岁左右,我就给她买了一套日本Kumon的0阶纸板拼图,是入门基础款,只有三片,类似于形状配对,有抓手,适合小宝宝抓握。
在这个阶段,要求不能太多,所以我只是想着多提供“让娃有接触的机会”,尽量抓住娃喜欢上的瞬间。
所以,每次在陪玩的时候,我都是戏精上身,让自己的表情和语气都足够夸张:
真好玩呀,原来这样就能拼成彩虹了”。
但是,娃对拼图看都不看一眼,她更感兴趣的是会唱会亮的声乐玩具。
好吧,既然不喜欢,那就再等等,但是我得让她习惯有这个东西,所以我一直把拼图放在围栏里,想着突然某一天,她能突然开窍,自己玩起来。
果然,在某一天,女儿终于注意到了这几个小纸板,只见她摇摇晃晃的走向了这些拼图,拿起一块——塞到了嘴巴里!
这抓握方式、大小都恰到好处,绝对满足口欲期的娃的需求,吓得我赶紧把拼图拿走,再也不单独留给她了。
这之后还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我把拼图拿出来,娃就马上过来抢走,塞进嘴巴里,速度快的让我怀疑这到底是有多好吃,拼图的边角都被她啃烂了。
等过了口欲期再说吧,我这么安慰自己。
02
持续过了两个月,某天逛街的时候,看到小店里有个太阳系的拼图在打折。我突然想到,娃不拼别的拼图,也许是图案不喜欢,买个她喜欢的银河系图案,说不定就愿意坐下来玩了。而且这些图案就是几个圈圈,没有难度,也不会有挫败感。
当我喜滋滋的把这一堆大块拼图摊在娃面前的时候,她果然被吸引了,而且是立刻被红色的火星吸引,指着这个喊,喊太阳太阳。
第一步,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