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手把手教你学会家庭训练

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3/6210195.html

线上直播讲座主讲:陈慧妍

(视频观看:请留意文章尾部!)

孩子上机构,老师们多次强调,回家一定要多练习,家庭干预要做起来,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那么问题来了,家庭干预,怎么个干预法呀?本次课程,我们的陈老师将会给大家讲解家庭训练该怎么做,我们在家中给孩子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一些问题呢?家庭干预过程中,细节很重要哦!

本次课程要点:

接下来我们看第一个要点:

一、家庭训练分阶段

我们一开始给孩子做家庭训练时,除非孩子的能力特别好,否则都是属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今天也从初级阶段开始,给大家讲解家庭训练的三大阶段;

三大阶段

1、初级阶段——以玩为主

初级阶段:以玩为主,为学习技能和概念做铺垫;不会跟孩子做一些太难的操作,因为孩子的能力还没上来,所以我们一开始是以玩为主,为接下来为学习技能和概念做铺垫;如果一开始做的操作太难,我们孩子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使得我们的教学难度上升,同时家长也会觉得家庭训练越教越难教;

所以我们一开始可以先跟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行为,去了解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怎么建立这个合作关系呢?一开始,我们要顺从这孩子,比如孩子想玩三角形,那么我们就玩三角形,他喜欢玩那个玩具,我们就一起玩哪个玩具,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一起玩得来;这是我们家庭训练中初级阶段的关键内容!

2、中级阶段——能力提升

我们家长平时给孩子讲解道理,灌输知识时,其实就是中级阶段的训练内容了;这里我们说一下这个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我说一,孩子也说一;也就是我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结构化教学,也是我们后面会学习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中级阶段要学会的东西,等我们具备了初级、中级阶段的基础技能,我们就可以进行更高阶段的练习了。

3、高级阶段——技能泛化

高级阶段:主要进行技能泛化的学习,融入自然情境。在高级阶段的学习,我们没有了太多的结构化教学,我们通过自然情境,让孩子进行技能泛化的练习,比如说在发展社交技能的练习时,我们会摆脱结构化教学,从而融入自然情景的交往,因为在我们高阶段的学习,还继续使用结构化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结合社会情景,主动去跟熟悉的人打招呼;

引入: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1、感觉输入:视、听、触、嗅、味觉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会存在某些孩子在这一步有一定的障碍;

2、信息处理:大脑加工、整合

外界信息经过感觉输入,进入我们的大脑进行加工、整合、处理;

3、行为输出:动作、语言、情绪

经过大脑加工之后,会通过某些动作、语言、情绪等行为表达出来。

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在感觉输入这一步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产生;就像我们平时知道的,有些孩子他们对某一些声响会特别的敏感,比如说空调机的响声,我们正常的大人,会很容易就把这响声忽略过去,不让它干扰到我们;但是某一些孩子,他们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响声,甚至很难接受这样的声响,因此也会影响到他待在这种环境上课或者做训练;

接下来,外界信息经过感觉输入,进入我们的大脑,我们获取的信息经过大脑加工之后,会通过某些动作、语言、情绪等行为表达出来;

塑造行为:

而我们想要让孩子掌握一种行为时,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个词,叫做“神经可塑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都是可塑性的;比如说我们学画画,一开始我们不会画画,后来我们通过感觉的输入(视听触),在经由大脑加工处理,最后能够产生画画的行为动作;这一过程,可称为行为塑造,同理,我们孩子想要学习一些技能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塑造去引导孩子学会技能;

五个板块

综合能力:注意力、模仿能力、指令听从、言语沟通、认知理解;

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到要学习的技能上面,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输入,不受其他影响,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

模仿能力:学习的基础技能,我们学习技能时,需要这么一个模仿的能力,一般先从视觉开始;

指令听从:说到指令这里,我们平常说孩子不听指令,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听不懂,二是听懂不去做;

这三个是最基本的技能,学习技能最基本的几个能力,很多家长反馈说,我孩子在家里怎么教都教不会,这时候我们应该观察一下孩子,他是否具备这三个基础的学习能力;

小总结:

家庭训练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主要是锻炼孩子的三个基础能力:注意力、模仿能力、指令听从,是为接下来的技能进阶学习而做准备的;

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是真正的技能学习,也是技能应用、泛化的主要学习阶段;认知理解,言语沟通是比较生活化的技能,是要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的。

二、家庭训练常见问题

1、孩子不配合训练,一学习就哭:很大的可能是孩子的能力与训练的项目不匹配,也就是项目的难度超过了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

2、家校训练情况不一致:在机构可以做,在家做不了,很多时候是家长跟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不会判断任务难度是否适合孩子:①孩子直接表达出来,比如说,一开始寻来你,孩子就哭;②孩子做任务的正确率不确定,有时候做对,有时候错;③任务出现后,孩子心情变差;④训练过程中,出现不恰当行为,比如说,一拿出某个物品,孩子就走开,逃避等;

4、训练项目不会操作:家长应该学会将复杂的操作步骤进行简单的分解,分解方式见下文;

5、孩子学习新任务,不会辅助:学习新的任务,我们在一开始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示范;

6、孩子学了就忘,技能无法维持:我们在给孩子做训练,并不是一两次就结束了,我们在孩子没有彻底掌握技能之前,一定要多次反复的练习;掌握技能后,也要时常复习;

7、新旧知识交替学习时出现混淆:我们在给孩子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每一回合只教一项技能,让孩子专注于一项技能的学习,才能有效的避免孩子混淆;

8、在家学习总是走神:多数是因为任务的难度跟孩子的能力不匹配或者是有其他的干扰物品。

三、家庭训练实操步骤

将任务拆分为简单步骤:如果要让孩子学习一个技能,我们都会把负责的任务拆分成简单的步骤;就想我们大人学游泳,教练会把游泳的动作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去学习,比如说先学会潜水、手部动作、脚部动作等等;

每回合只教一个技能:我们的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东西,会比一般的孩子学习难度大;所以我们家长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集中去教一个技能,这样一来,孩子不会那么容易混淆,也能更好的去接受;

集中的、不间断、反复练习:这一个点其实不需要多说的,我们学习任何的技能,都是需要不停的练习重复,才能更好的掌握技能;对于我们特殊的小朋友,除了重复的学习之外,更需要时常进行复习,才能逐渐形成记忆;

使用辅助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先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在给孩子做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取无错式,也就是不用反面教材;在我们特殊孩子中,不存在“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说法,也就不存在先让孩子犯错再进行纠正错误;如果这样训练的话,容易让孩子对正确与错误产生误解了;回到话题,辅助,我们给孩子一个新的任务时,孩子是完全不会的,直接让孩子去做的话,孩子肯定会做错的,也就是跟我们的无错式教学相悖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一开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辅助,比如说视觉展示等等;

及时强化,巩固行为: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训练需要强化物,当孩子正确完成任务时,我们都需要正强化区加大孩子这种正确行为的发生几率;如果不及时强化,会严重影响到孩子在做任务时正确行为的发生几率。

任务分解

这里专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任务分解,像基础学习技能,我们可以分为模仿、注意力、配对、坐下等;运动能力也可大致分为大动作、精细动作;

接下来跟大家做一下练习:

配对:

吃香蕉:

课前准备

强化物:因人而异,不同的小朋友是不用的强化物;有些孩子喜欢大人的称赞;

合适的环境:整洁的环境,适合孩子的桌椅,能让孩子舒服的作者,防止因为环境问题,引起孩子走神情况!

干扰的排除:排除干扰,防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说,有些家长喜欢放点音乐在旁边,这样一来,孩子可能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被背景音乐吸引了注意力;

教学目标及教具:课前要做好训练规划,设置好训练的目标以及准备好教具,会让训练过程中有更高的效率。

教学步骤

我们在教学一开始就应该先获得孩子的注意力,在跟孩子眼神接触时发出指令,如果无法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用强化物来吸引;

辅助:

四、家庭训练注意事项

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在家庭训练中要注意的一些实操要点,像课堂节奏、教具使用、对指令的要求等,当然啦,如果想要学习更详细的内容,家长可以观看本期的视频,学习耕读的内容。

视频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