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到6岁的孩子,都处在秩序敏感期内。这期间孩子的秩序敏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家长们可以趁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养成健康、优秀的好孩子,这段时间孩子很容易形成习惯规律。
同时秩序敏感期孩子会有很多对周围事物严格的要求,家长们不要以为是强迫症,这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所谓秩序敏感,就是孩子对周围的事物要按照原来的秩序、规则,一旦出现变化就会造成孩子心里不安、痛苦,甚至哭闹大喊等。
一、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1、对物品的摆放、动作发生的顺序、物品的所有权等都有严格要求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要求周围物品的摆放要按照原来的模样,同样动作发生的顺序要按照原来的模式,物品的所有也要原则般地归于物主,一旦发生变化或反常的顺序、占有,便会痛苦不堪,心里难以安定。
2、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螺旋式上升有三个阶段,起初是孩子对秩序的变化表现出痛苦的情绪,秩序恢复之后情绪又恢复平静;第二个阶段是孩子对秩序的破坏勇于说不,自我主动恢复远走的秩序;第三个阶段是秩序打乱以后,孩子要全盘重来,出现执拗的倾向。
二、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秩序敏感期
1、不要干扰孩子的秩序原则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出现的秩序严格要求是基于孩子的身体发展规律,科学形成的反应。家长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干扰家庭正常事务,或是认为孩子性格不好,不柔顺,来判断孩子将来可能会不省心,于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管理,阻止孩子反叛。
家长要是这样做就违背孩子的天性了,要知道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会出现这些反应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应该满足孩子对于秩序的要求,尽可能地配合孩子让其舒心。
2、不要认为孩子有精神问题
对于孩子秩序敏感期的特殊表现,家长们不要认为是孩子的精神出了问题,或是孩子的人格不健全。秩序敏感期的很多表现与强迫症很相似,家长们不要认为是孩子患了强迫症。
比如,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那多半是孩子遵守物品的所有权选择,一旦给他人便会觉得别扭、不舒坦,与孩子小气没有多大关系哦。
3、尽量满足孩子,引导孩子
家长们在孩子秩序敏感期出现的情况,要尊重孩子的心理特质,帮助孩子规划秩序,只要孩子的秩序要求是合法的,就尽量满足孩子吧。
同时,利用孩子的秩序敏感,引导孩子的习惯行为,培养孩子的做事思考方式,因为这时期引导孩子都是有良好效果的。
三、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秩序敏感期培养哪些习惯?
1、培养孩子爱整理的习惯
秩序敏感期孩子基于对物品摆放秩序的严格要求,对物品要按照原来样式摆放才安心的思维是好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有条理地规划物件,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家长在这一时期,可以有意识地错乱一些原有物品的摆放,引导孩子养成爱整理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对于一些现实既定的行为规则,家长可以在这一时期注重给孩子灌输,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认知。因为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是极讲原则的,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便会按规律严格遵守。比如教育孩子绿灯过马路等等,孩子很容易记住遵守的。
3、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智力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于秩序的破坏,会出于本能去恢复如初,这个时候对于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是好的。孩子在恢复秩序过程中,必然要动脑思索和记忆,所以家长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引导,变通各种方式,培养孩子想办法恢复秩序的能力,对锻炼孩子的智力很有帮助。
逻辑分类益智教具芋圆同款认知扩展抽象归纳秩序感淘宝¥75购买已下架秩序敏感期是孩子从出生到6岁阶段对秩序敏感的特定反应时期,这时期的孩子培养引导得好,就可以利用孩子的秩序敏感,锻炼出孩子很多的好习惯和生活规律,教育孩子遵守规范,甚至可以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家长朋友不要错过孩子这个阶段的黄金教育优势,尝试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