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立足课堂,共同成长37洛龙区第二

教具制作大赛

小制作大神奇

一个好的教具不仅能给教学带来活力,还能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二实小全体数学老师开展了“立足课堂,创新成长”数学教具大赛”,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实用又有创新的教具。

教具展示

《旋转的圆柱圆锥》用于圆柱、圆锥的认识。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圆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演示,观察,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教具形象地展示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S=C×(h+r),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一步理解和运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另外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使用方便、安全环保。

分数墙具有简单、实用、直观、多变的特点。最长的卡纸长度是“1”,其余较短的卡纸表示分数单位。本教具除了可以讲解分数单位以外,还可以直观的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无论是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还是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都能非常清楚的直观表达其含义。

本教具方便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去转动一个时刻,并能读出来,通过转动的时刻说出自己在此时在做什么?如:吃饭,读书,玩耍休息等,让学生去摸一摸摆一摆增强个人体验认识,加强对钟表的认识。教具上也显示了电子表的原型,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表,使两者更好的结合。

我们已经学过了非常多的图形,在生活中也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图形。但是你可以通过最简单的物体去创造图形吗?通过简单的小钉子和橡皮筋,我们就可以动手拉出来各种图形,在设计和拉伸的过程中,去亲自感受图形的特点,去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

《鸡兔和笼子》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八只。以问答的形式提问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感知兴趣。也给学生课堂带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表格法和假设法,让学生体会策略的多样性。表格法让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数形演示,搭建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掌握学习方法。

《图形的运动》教具设计能够显示出图形移动的轨迹,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同时,教具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图形,由规则图形到不规则图形,难度增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转化思想的有效渗透,也为以后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

本教具让学生体验了无法通过重叠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故采用三种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来测量两个图形的大小。通过动手拼摆清晰明了向学生展示选用小正方形没有空隙,最为合理。

《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这些教具,让学生们能够直观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直接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孩子能清楚的看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以后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具制作简单,易操作,安全,环保!

我们知道1天有24小时,借助钟表模型,我们看到时针刚好走两圈,并且借助时间尺,我们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很好的体会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能灵活互换。

《口算乘法》主要用于乘法口诀的练习。学生通过转动转盘或指针确定两个数,然后进行计算。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大大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

《平移与旋转》是《图形运动(一)》中的内容。教具的突出点就是利用直观性,提高孩子们兴趣同时,深入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平移可以多方向,利用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左右、上下和斜向三种情况。旋转则是固定一个点进行转动。

《以内数的组成》教具设计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小棒图和计数器图,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含义,知道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突破解决几十九的下一个数是几十。同时,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自己来操作小棒和计数器,创造出数字,加强巩固数字的组成,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本教具通过1~20的数字大转盘(兔子造型和花朵造型),让学生锻炼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形式新颖,富有童趣,让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能极大地激起孩子的口算兴趣。

《认识时间》教具设计贯穿整个时间知识结构体系,可涵盖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几时几分、认识秒共四大板块的学习。美丽的花朵造型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又寓教于趣,教育孩子们如珍惜花朵般珍惜时间。同时,教具的操作性与参与性较强,引导孩子们在探究中发现、总结认识时间的秘诀。

心灵手巧的老师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需求,结合平日教学生活中的所查所想,遵循“自制、创新、环保、实用”的原则发挥创意,制作了多种多样,实用又创新的教具。

认真聆听

颁奖时刻

校长总结

这次数学教具大赛活动,是集展示、评比与分享、交流为一体的活动,是我们互相学习的平台。教具都结合所教年级内容,本年级学生特点,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今后,老师们不断动手动脑,开拓创新,制作出更加实用、美观、新颖的教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