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昆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乐于表现的内容之一,本课以《我和昆虫》为题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昆虫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颜色、花纹千差万别。它们身体虽然很小,却给自然界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趣味。画昆虫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好途径。
此外,昆虫的世界奥秘无穷,这一内容又是引发学生美妙幻想、自由创作的好题材。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本课在造型上要求能通过观察,用简单的基本形概括出昆虫的结构特点,并会用点、线、形状、色彩这些绘画语言,以对称的形式表现花纹。由于本课的主题加进了人物,要表现人与昆虫亲密和谐的关系,因此,重点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和昆虫在一起时奇特的活动场景。学习一些表现昆虫不同角度、不同动态的简单方法是必要的,而且能使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而有趣味。
学生情况分析:
昆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乐于表现的内容之一,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还未建立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掌握一定的方法,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昆虫,所以尽管他们非常喜欢画小昆虫,却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的形态、结构、花纹等。本课以《我和昆虫》为题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自己喜爱的昆虫名称和习性,知道其在结构、外形、颜色、花纹上的特点。会用点、线、基本图形以及对称的手法表现昆虫形态和动作。能用油画棒、彩笔等工具画一张自己和昆虫在一起玩耍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类昆虫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观察的过程,掌握昆虫外部特征。通过游戏活动、教师演示等方法学习大胆表现我和昆虫的画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昆虫的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昆虫外形、颜色以及花纹的美感。在欣赏、创作、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趣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点、线、形状、颜色,以对称的形式表现昆虫的外形、结构、花纹特点,能大胆想象并画一幅自己和昆虫在一起玩耍的图画。
2.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表现人和昆虫生动有趣的动态。
教具准备:PPT、范画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实际应用
16:35课后反思:
昆虫,在孩子的眼里是非常可爱的,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他们用充满童趣的眼光去接触大自然,对自然界中的昆虫并不能确切的认识与区分,于是课前我搜集了许多漂亮的昆虫图片和生动的昆虫影像让学生观察。学生们兴趣很高,不仅观察到昆虫的外形特征和花纹,还对昆虫生活的环境及习性进行了有趣的描述。
我给他们讲授了对称的知识,在黑板上示范了画对称图案的方法,孩子们纷纷尝试着去画。在画昆虫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容易将蜻蜓、蝴蝶画的差不多,昆虫头部、身体和翅膀的比例表现得不协调,我就因势利导,又示范了一些昆虫的外形轮廓,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昆虫的样子,画好昆虫结构比例,学生们了解后画得好多了。当然,教师的示范并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我示范了昆虫最基本的外形轮廓线条,而昆虫身体和翅膀的装饰就鼓励学生们自己想象,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涂上五彩的颜色,为昆虫穿上漂亮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