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学习编程才好呢

夏季白癜风防治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00819/8135423.html

少儿编程近年来十分火爆,但是关于少儿编程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支持的家长认为,学编程能储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孩子的逻辑能力、创造力也被大大激发。反对的家长则不留情面地斥其为“智商税”,不过是奥数热之后的又一培训热潮,制造焦虑而已。

学编程不是从小培养程序员

“乔布斯11岁开始编程,成了一代传奇领袖;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在一些培训机构的宣传里,不学编程仿佛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这里说到的少儿编程,究竟是什么?有些家长就会好奇,是不是少儿编程就是从小培养程序员?其实不然。

目前世界上少儿编程教育多使用一款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开展,这款软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国内编程教学软件大多也是参照这一编程工具的框架开发而成。

这种基于图形化的编程教育本质不是教给孩子学会编写某种代码语言,而是告诉孩子利用类似程序的逻辑关系,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事实上,基于scratch的编程语言和电子工程师使用的也并非一套语言,应该说是经过“降维”的,搭配开源硬件通过图形化的模块化编程,帮助孩子理解程序背后的逻辑关系,即编程思维。

所谓编程思维,最为关键的是学会找到一条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路径。当生活中面对一个难题时,能够去有条理地分析、拆解问题并搭建框架。

编程本身是一种工具,但编程教育不只是学习使用工具,而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之前,杭州初二某学生,想要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外婆打造一款“忘不了”的设备。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难实现的,他正是借助编程软件结合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mp3模块等硬件,制作了一款“认人”设备,当外婆想不起对面人的名字时,能通过机器识别从而起到提示的作用。

还有初高中生运用编程知识结合开源硬件、浊度传感器、tds传感器,在水质检测等室内科学实验中使用,能够更加直观读取和记录数据,也减少了重复读取数据的繁琐。编程教育当然不是为了写一段毫无bug的代码。最终指向的是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编程课聚焦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了编程的底层逻辑,对于市面上让人眼花缭乱的编程课也就更容易看懂了。

机器人编程、创客编程课表面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学习和探索,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团队合作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形成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机器人编程更加聚焦在机器人本身,通过编程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唱会跳的机器人;而创客教育则更加鼓励学生借助编程和开源硬件,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应该说机器人编程也是创客的一种。但是创客编程更强调“创客”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很多零件都要从零开始打造,因此和3d打印、ai人工智能这些前卫的科技结合也更加紧密,更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一般来说,一门好的编程课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优秀的编程老师要能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孩子思考,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解编程语言。如果一堂课上,老师都在单纯讲解晦涩难懂的代码,对于这堂课的质量就要打个问号了。其实代码反而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思维方式。

其次,老师是否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如果孩子是初学者,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