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去年我设计的七巧板教具,配合动画教程

---Tips:点击上方查看往期内容---

七巧板应该是最常见的玩具了,早在憨憨2、3岁时,我就给他买了七巧板。儿子刚开始玩的时候很是喜欢,不过拼了几下逐渐就没啥兴趣了,再玩到后来连积木都少了几块,所以干脆束之高阁。

一转眼,憨憨在美国上了小学,有一天我检查他二年级的课程,赫然发现他们数学课竟然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七巧板。

这就是他们数学课的七巧板单元:

太有意思了,中国传统的七巧板竟然被美国小学纳入了教学内容!我再仔细研究下去才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原来七巧板不仅仅是培养孩子逻辑能力,更能培养孩子几何和空间思维。

于是,我也试着用七巧板来教憨憨和憨妹,从形状讲到图形分割、组合,再到图形对称、旋转、相似等等,所有的这些知识点,我足足讲了一个礼拜,完全用一套七巧板就能搞定!

有一天,国内的朋友给我发来她儿子学的小学奥数,赫然就有好多七巧板的题目。

而且不仅仅是小学,昨天有读者给我分享了孩子在幼升小遇到的七巧板题目,“一起面试的10个孩子全军覆没”。七巧板有些题目难起来,即便是大人也可能搞不定的!

朋友问我怎么帮孩子提高这种空间思维?我在给朋友balabala讲解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我都积攒了这么多经验,为什么不能做一套教学动画和教具,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父母呢?

Part.1为什么要开发动画教学视频?

1.动画方便孩子理解

我教孩子几何的过程中发现,动画对于孩子理解几何知识点真是太太太重要了。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这几天教2岁的憨妹图形组合,问她一个问题: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

如果我用语言或者文字告诉她:可以拼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女儿是根本不容易理解的。但是我如果用动画来给她看,小丫头瞬间就明白了!

你看下面这三幅图就是我们设计的七巧板教学动画,动画里的两个三角形就像有吸力一样慢慢地粘合在一起,特别生动形象。

先是拼成正方形:

然后拼成三角形:

最后拼成平行四边形:

有了这个动画,孩子对于七巧板的拼搭,尤其是几何知识点就能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2.动画方便交互

其次,我们做动画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提问,和孩子交互。

我们的教学动画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通常都会有一个“小测试”单元,这就是考验孩子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教几何大小这个章节时,视频里会有一个蹦蹦跳跳的小鳄鱼,手举着一块七巧板向孩子提问,等孩子想了几秒钟后,视频里再给出答案。

这些问题往往是需要孩子用七巧板来解答的,用这种提问、回答的交互方式可以提升孩子学习几何的兴趣!

Part.2对应的题库和七巧板教具

光有教学动画还远远不够,因为动画只是教给孩子一个基本的知识点,那么如何将这个知识点融会贯通,那就需要我们的题库和教具了。

我们一共设置了9个Level,每个Level都对应一个教学视频,视频里会讲一个几何知识点,紧接着,每个Level都会对应一些题库。

这就是我们专门设计的七巧板教具。从外表看就像一本书。

但是打开后就发现,它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题库,一共有有55张题卡,而右边就是七巧板。

七巧板是带有磁性的,这样的好处有两点:

1.携带很方便。积木都可以吸附上去,很不容易丢失。这点尤其是对于出去旅行太重要了,娃在车上玩七巧板,就不会因为车的颠簸而造成七巧板散架。

(携带很方便,外面吃饭时憨憨就可以拿出来玩)

2.孩子拼搭也很方便。特别对于小孩子来说,用普通七巧板的时候,摆放新积木往往就会破坏之前积木的位置,小家伙们就会很抓狂。而带吸力的话,积木就不容易弄歪。

(2岁的憨妹玩得不亦乐乎)

再看看题库,题库是我们设计的亮点。

在我最早给憨憨玩七巧板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指导图形让孩子去拼搭,他们是很难有兴趣的,而且孩子们也不知道可以拼搭什么。但是给指导图形也很有讲究,一上来就7块积木一起上,对于孩子难度太高,所以得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拼搭才行。

其实七巧板的拼搭蕴含了很多几何的知识,这就是我们设计这个教学动画和题库的原因。

每一个Level开始的时候都有一页注明了这个章节的知识点,还有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