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利用现代教具培养初中学生l

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745188.html
"GOOD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初中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受到重视,这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阶段性进步。初中阶段的地理素养重点在哪一部分?该怎样有效培养?本文分析初中教材内容与地理核心素养,提出利用现代教具,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一.正确理解初中阶段“区域认知”素养1.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现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年版)》指出,地理核心素养表现为学生拥有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核心素养尚存在争议,所以导致地理核心素养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高中阶段进行的,着重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素养,却忽视了初中学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也需要终身发展,也需要必备的地理技能和关键品格。其实这也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初中地理被视为副科,被边缘化,有些地区甚至中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兴趣被扼杀,地理需求也无法满足,甚至缺失未来生存、发展的必备技能,进而影响未来的人生,这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重脱轨。2.理清初中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同点初中阶段的地理核心素养尚未盖棺定论,但在大体上顺延了高中阶段的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其他地理素养。但这不是说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仅限于这四种能力,而是说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拥有的地理思维、地理能力、地理观念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心中浑然一体,在外表现为拥有良好的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多个方面。这四种能力不是自成一派、孤立分裂的,而是互相支持,相互联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对世界的认识,“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是对世界的改造,通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思维,为地理实践提供指向,才能落实心中“人地协调”这个最终目标,这在初高中阶段都是相同的。3.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更侧重“区域认知”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相比,知识上更具备基础性,为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搭建承载平台;而通过分析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除去七年级(上册),皆为区域(乡土)地理内容,七年级(下册)涉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中的不同国家,而八年级教材主要包含中国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涉及知识广泛,地域跨度很大,教材内容有很强的区域性。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产生阻隔,距离近的相似,距离远的则产生差异,形成不同质的区域,这就是区域认知思维的原点。所以,既要带领学生遨游这些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地区,又要引导学生敏锐观察、准确划分各类区域,使其能够洞察各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社会经济等区域条件的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地球表面从“空间——区域”的独特视角探究隐性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空间规律、空间演化等等现象,从而进行区域划分、区域归类、区域开发、区域联结,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扫描,局部聚焦,把大美祖国放在心中,为未来建设祖国打好基础。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需要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二.利用现代教具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1.现代教具为学生建构情境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共享学习资料,通过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重新组合、产生有意义的建构,生成新的知识。“情境”作为学习的四大要素之首,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必须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由于不同的区域空间跨度非常大,学生不可能亲身体验其真实情境,并且其中涉及很多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含很多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仍不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经历,形象直观的知识更容易接受,这就迫切需要借助现代教具,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化繁、难知识为形象直观,提高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行为。2.三种现代教具与地理教学的结合(1)谷歌全景地球。谷歌全景地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