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蒙特梭利教具的8大特色

在全球教育的大舞台上,蒙氏教育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而蒙氏教具就是释放光芒的源头,它独有的特色使它矗立在世界儿童教具的顶峰,是世界上最系统、最科学、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教具。也被很多人称为魔法教具。

蒙氏教具实现了与教学理念的融会贯通,是世界上既能培养孩子生活、工作技能,又能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教具。每一个蒙氏教具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来盘点一下蒙氏教具与众不同的特色吧!

1.孤立性

孤立性是蒙特梭利教具的重要特色,是指根据教育目的,每种教具只包含事物的某一属性,以区别于其他属性。

具体来讲,蒙特梭利教具包含事物的多种属性,如形状、重量、大小、颜色、粗细等,但在设计上,并不是将所有属性同时呈现于一套教具上,而是根据每套教具的目的,仅呈现其单一属性,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由此显示出教具的功能。

如粉红塔由10块粉红色的立方体组成,每个立方体除了大小不同外,其他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完全相同。这就促使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小”这个特征上,并促使他们专注地探索各立方体之间的大小关系,避免了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

2.错误控制

在蒙特梭利教具的设计中,都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让儿童自行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错误控制可以作为儿童行为正确与否的评量,具有自我回馈的功能。

例如日常生活领域的倒水工作中,杯子上都贴有止水线,以此表明水位,提醒孩子不要将水装得过满或过少。

再如感官领域中的插座圆柱体,每一组都有10个带钮的圆柱体。每个圆柱体对应一个相同大小的插座。操作圆柱体材料时,需要儿童寻找相应的插座与圆柱体匹配。匹配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很明显,要么圆柱体无法插入插座,要么插在过大的插座里,圆柱体摇摆不定。抑或是前面插错了,插完之后发现插座不够用。

儿童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会自己发现这些错误,获得经验之后,儿童逐渐学会判断,并在以后的操作中逐步减少错误。蒙氏教具控制错误的意义是让儿童能够自己控制学习的过程,老师指正错误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表示他们还没有充分发展到使用教具的阶段。因为蒙氏教具的设计原则便是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儿童经验的逐步获得,逐步增加活动的难度。

教具设计中的错误控制系统,还有助于儿童独立操作、自我校正,自主把握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专注力、观察力、判断力、肌肉协调能力获得综合发展,由此实现蒙特梭利博士所追求的“自我教育”的目的。

3.适合儿童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教具必须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每套蒙特梭利教具在形状、规格上都是根据儿童的标准尺寸而设计的。蒙特梭利认为:“一个漂亮玩具、一幅美丽的画都能激发儿童的兴趣,但如果只能看看,只能摸摸,而不能移动它们,那么儿童产生的兴趣都是表面的、短暂的现象,有可移动的物品,才具有吸引力。”而且,在操作难度系数上,设计者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原则,从而便于不同能力的儿童选用和操作,避免儿童因能力所限而产生挫败感。

4.美观大方

蒙特梭利教具外观大方、富有美感,它不但能保护和滋养儿童的心灵,而且能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提升儿童的艺术素养。

如:

色彩明亮、造型精巧、类似贝壳一样晶莹剔透的小碟子;

小碟子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小珠子、亮晶晶的小星星;

小圆桌上铺盖的有红色格子、带着花边的桌布;

桌子上放着的美丽花瓶,花瓶放着盛开的水仙;

各式各样的瓷器用品、玻璃制品……

这些教具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其本身的颜色、形状、

尺寸都在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在无形中带给孩子美的感受,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5.秩序感

每套教具除了其构成本身含有明确的秩序之外,在操作方法、步骤上都强调了这种特点。在这种充满秩序的工作中,孩子内在的秩序感、逻辑及推理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并逐渐形成内在的规律。

在跨世纪幼儿园的蒙氏教室里,教具有序地摆放在教具架上,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多而有序、井井有条。教具的摆放也遵循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经典教具到延伸教具的原则。每一种教具在教具柜中都有固定的位置,便于孩子操作完毕后整理归位。

6.间接预备性

在操作蒙特梭利教具的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肌肉的协调性和感官的敏感度不仅可以得到锻炼,还能为以后从事其他运动或工作打下基础。

在智力发展方面,教具操作的步骤和顺序以及教具本身的秩序感,可以帮助孩子完善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提供支持或间接的准备。比如金属嵌板的操作,既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手部操作能力,为孩子以后握笔书写做准备。

7.适用范围广

每套教具都有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还有相对应的扩展与延伸的方法和步骤,以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儿童操作。如数学领域中的红蓝棒,对于小一点、吸收程度稍慢的孩子,老师会引导其借助教具学习10以内数量和数名的对应;对于大一点、吸收能力强的孩子,老师则会引导孩子借助其学习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10以内的分解与合成、11—19的形成、做测量等。

喜欢红蓝色的孩子,可能会乐此不疲地操作红蓝棒;而喜欢立体图形的孩子,则会对蓝色立体组进行长时间的操作和创意拼摆。

8.独立操作

为了发展儿童的独立创新能力,在教具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独立操作的理念,儿童可以单独操作大部分教具。

教师展示教具的注意事项:

(1)展示教具前,走到相对应的教具柜前,双手自然下垂,取出对应教具,拿到即将展示的位置;

(2)展示教具时,教具放在工作毯中间;幼儿坐在教师两侧,避免镜像教学;

(3)展示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提示要简洁、客观,避免无关的语言及动作;

(4)展示教具时,教师左手持教具、右手触摸教具(训练右脑灵活度);

(5)展示过程中,教师的动作要轻、慢、利落,让幼儿能看清每一个环节;

(6)展示过程中,随时了解幼儿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是启发幼儿继续操作还是引导暂停;

(7)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展示;

(8)展示教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

(9)教具取出、放回的顺序(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放回时相反)。

学习蒙特梭利教育提升自己幸福孩子

有一小部分蒙特梭利教育的真爱,长按了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