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月7日讯(记者张屏通讯员孙珊肖莹)授课的老师是曾获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博士,教具是机器人、快递智能车,课程主题是“人工智能”……4日下午,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部分四年级学生上起了高大上的科学课。
这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博士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据了解,该区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已突破1万人,博士志愿服务团也已走进区域多所大中小学开展公益授课,每所学校每学期至少一次。而且,课程主题由学校定,博士们需认真完成“命题作文”。
这次为了上好这堂课,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郑玲博士及其团队就费了不少心思:为达到最佳效果,他们提前半天就来学校调试设备;为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郑博士开场以擎天柱和大黄蜂机器人引入,课上也大量使用了孩子们有所了解的事例,如门禁刷脸系统、语音识别、阿尔法狗人机对弈、无人机、无人车等。他们还专门留出了一节课,让孩子们亲手摸、操作人工智能设备,每名学生都能与外形可爱的机器人“小雪”对话交流,还能遥控“快递智能车”。在孩子们的指令下,“小雪”跳起了舞,“快递智能车”也开了起来。“机器人太好玩了,我也想要一个,跟她做朋友!“班学生李子木说。另一名学生汪睿东则迫不及待地抓住郑博士交流:“无人车上的人工智能科技还有哪些秘密,您能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