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小教

倍的认识

本课以份为基础认识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0页,例1.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清楚两个数成不成倍数关系,是几倍关系。

2.通过观察、说一说、辩一辩、摆一摆的操作建立倍的概念的同时,培养孩子用摆一摆的方式创造自己认识的倍。

3.在用物体创造倍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自己摆倍的兴趣,同时培养自己的独特认识。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个神奇的箱子,大家来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神奇地地方?

出示:ppt放一个苹果,出来两个苹果;放两个苹果,出来三个苹果;放三个苹果,出来四个苹果……

师:放进去和变出来的,有数量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知道,出来的比进去的多1;进去的比出来少1.

出示:ppt放一份苹果,出来两份苹果;放两份苹果,出来四份苹果;放四个苹果,出来八个苹果……

师:放进去和变出来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相同的物体比成倍数关系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倍?

(把放进去的看做一份,出来这样的2份,那么我们就说,出来的是放进去的两倍)

(二)不同物体比成倍数关系

出示:ppt放两个荔枝,出来四个荔枝核;

师:能说四个荔枝核是两个荔枝的2倍吗?为什么?把两个荔枝看做一份,四个荔枝核可以分成这样的两份,所以可以。

(三)物体抽象成线段

出示:ppt放2厘米的线段,出来4厘米的线段;

师:能说四厘米的线段是2厘米的线段的2倍吗?为什么?把2厘米线段看做一份,四个厘米可以分成这样的两份,所以可以。

(四)抽象到数的倍数关系

出示:ppt,放一个8进去,出来一个16。能说16是8的2倍吗?为什么?能,以8为一份,16可以分成2个8,所以16是8的2倍。

(五)超出两倍的,以练代讲。

出示不同的物体,表示不同的倍数关系,并让学生讲清楚。

(六)创造倍

让学生通过画、摆、说等,创造出倍数关系的两组物体。(让小组摆,然后互说,最后分享展示)。

总结:以物体少的为一份,多的物体有这样的几份,就说多的是少的几倍。

三、练习巩固

1.ppt师:放两个苹果,出来3个苹果,出来的是放进去的几倍?(不成倍或者说成一倍多不到两倍);

2.放两个苹果,出来是放进去的3倍,出来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ppt出来9个,是放进去的3倍,你知道放进去的有几个苹果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2个圆为一份,三角形有这样的三份,所以三角形是圆的2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