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她是一丝不苟的好老师;在领导眼里,她是任劳任怨的孺子牛;在同事之间,她是诚恳正直的带头人。她就是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学能手张老师。她潜心课堂教学研究,先后获评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程人选、市优秀教师、区中青年专家、区十佳班主任等。
作为生物教师,她带领同组老师研讨创意教学策略,用生活中常见的资源,自制实验教具,创新探索实验教学。在她的带领下,同组老师与学生们利用常态发光球、LED闪灯、废旧电线等材料制作了“神经元及神经冲动”动态演示仪、肾单位结构模型、鸟的双重呼吸模型等教具,将废弃的可乐瓶、苍蝇拍、毛衣针和烧杯变废为宝,自制创意装置进行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她和同事们带领学生观测自然生物、制作细胞模型、开展植物栽培大赛、绘图比赛等,这些实践活动减量、提质、增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为备战全国NOC课件大赛,张老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自学了Flash课件制作经典教程,并在参赛间隙注意观摩各项目的优秀作品,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回来后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反复的学习,无偿分享给了大家,指导和带动了一批年轻老师参加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满怀网络充电的情怀与梦想,她向老师们推介并培训了数字故事、微视频的设计及制作,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窗,就像有无数个触角把老师们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她设计制作的“种子萌发的秘密”、“病毒的发现史”、“柳树的成长”等数字故事,饱含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视觉冲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有两种管子,一种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一种向下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这是在张老师的生物活动课程中,初一年级获得“最佳栽培园丁奖”的学生,为初二的学长讲述栽培心得。栽培大赛是学校在每年暑期至10月或寒假开展的校级赛事,学生要自主选取、独立栽培豆类、丝瓜等花盆蔬菜或花卉,写观察日记,拍摄生长照片并装订成册进行展评,学生们非常喜爱这项活动,对栽培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津津乐道。
围绕节气时令,张老师精心设计了多项综合实践活动。每年3、4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观察鉴别春意盎然的各类植物,了解花的结构、芽的分类,以及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识别种类,感受传统节气习俗,开拓视野。在每年暑期至10月开展植物栽培大赛,学生自主选取、独立栽培豆类、瓜类等花盆蔬菜或花卉,写观察日记,拍摄生长照片并装订成册进行展评。
她研发了节日生物实践系列活动。在爱眼日前夕,她组织学生开展护养眼睛知识竞赛、护眼动作训练以及模拟盲人行走和粘贴笑脸游戏,引导学生体验眼睛的重要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用眼和绿色护眼。在世界粮食日,她和同事们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玉米秸秆及果实,探索农作物种植知识,在对实物的研究中感受稼穑之艰难,培养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品德。
她还带领学生走进标本室,识别和了解各种鸟类和动物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了解飞禽和动物灭绝过程和全球环境恶化等情况,激发热爱生物、探究生物的热情…
她到东北师大参加国培研修学习,全国师德楷模教师金燕老师的报告带给她非常大的震撼:金燕老师年轻时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她始终坚持站在挚爱的讲台上,带领孩子们探究性学习。金燕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浓浓的人文素养深深吸引了张老师,受金燕老师的影响,张老师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拓宽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执着的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更好地成长。
同事要参加实验教学说课评选,她与生物组全体同事帮助这位老师反复推敲研磨,改进实验设计方案,录制实验短片和资料,锤炼说课,让课堂教学逐步臻于完美。最终,同事取得了市第一名、省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样的一位成长迅速、奉献着缕缕真情的老师,您会为她点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