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路上的回忆,志愿者开展手工教育课程培

(李思雨)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报道,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基于山村的条件限制,与从小在城市上学的学生相比,山村的孩子更缺乏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了开发山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四川农业大学“四叶草梦飞扬”泸州支教队特意为泸州落卜镇杨柳小学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手工课程。

早晨,六年级同学邱忠琴一来到杨柳小学,看到志愿者李思雨就立马跑过来拉着李思雨的手,轻声询问今天会给同学们上什么课。志愿者李思雨回答到:“听胡校长说你们对手工课特别感兴趣,为了让大家都积极参与课程中来,今天我们会上手工课哦。”正在李思雨和邱忠琴旁边踢球的几个学生听到对话后迅速地跑到李思雨的旁边,都表示对手工课充满着期待。

在第一节课下课之后,大部分同学集中在操场活动。有几个同学一看到志愿者李思雨拿着手工课的教具往教室走去,就立马叫其他学生回到了教室,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安安静静地等待手工课的正式授课。

小朋友们准备上课。杨欢欣摄

手工课正式上课时,志愿者李思雨将已经完成的轻泥手工作品:国宝大熊猫展示给同学们,引起台下学生们的巨大反响,学生们纷纷表示熊猫作品完成得特别好,想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姐姐,你是用什么制作的这个熊猫呀?”9岁的学生邱杰兴奋地举手询问着志愿者。随即,李思雨解释说:“这个熊猫是用轻泥做的,轻泥材质和橡皮泥相似,都可以拿来制作卡通人物,但轻泥重量更轻,更容易塑型,在作品成型后等水分挥发完,整个作品就完成了。”志愿者李思雨的一番解释,更加引起了学生们对手工课的好奇心。

同学们坐在座位上激动地和同桌讨论着想完成的作品,分享着自己的想法。手工课主讲老师李思雨和志愿者吴晓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把红、黄、蓝、黑和白五种基本颜色的轻泥平均分给了每个小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既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能达到增进友谊、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

分发青泥材料。杨欢欣摄

在大部分同学们都在积极参与到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时,三年级学生邱忠伟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没有参与小组的活动。李思雨细心地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走到邱忠伟的旁边,拉着他的手轻声询问:“宝贝儿,你想用轻泥做一个什么卡通人物呢?我可以和你一起完成吗?”李思雨了解到,内向腼腆的邱忠伟不愿意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完成。李思雨希望能让邱忠伟敞开心扉,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制作手工,不仅能够增加他的团队意识,还能提高他的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终于,在李思雨和邱忠伟逐渐接触、深入交流之下,邱忠伟敞开心扉,在与李思雨交谈之外,还主动和其他同学交谈,最终成功完成了一个红彤彤的“爱心”。

动手制作青泥。杨欢欣摄

杨柳小学的胡校长被记者采访时表示:“手工课的上课效果出乎了我的意料,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参与了进来,制作了很多类型的作品出来,足以见得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动手能力也特别强。志愿者他们的到来,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拓展了他们的眼界。”

记者观察到,手工课结束后,腼腆的邱忠伟将课上与李思雨共同完成的轻泥作品“爱心”藏在身后,小声地叫着“柠檬姐姐”,红着脸将“爱心”送给了“柠檬姐姐”李思雨。课后,记者询问邱忠伟将作品送给李思雨的原因,邱忠伟回答到:“上课时柠檬姐姐帮助我一起完成了手工作品,她让我感觉到了温暖,我很喜欢柠檬姐姐。”

将自己做的爱心送给志愿者。杨欢欣摄

“这一节手工课下来,我发现杨柳小学的孩子的动手能力都很不错,想象能力也比较丰富。如果能加强山村孩子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一定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志愿者李思雨对记者说到。

漫漫成长路,悠悠陪伴心。支教路阻且长,童真纯粹的孩子需要陪伴,四川农业大学“四叶草、梦飞扬”泸州支教队在支教路上永不停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