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
戴直楷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文化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手段,有着较为专业的技术要求,涉及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有关专业实践知识,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予以实践检验,以获取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传授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需要通过教师讲解或引导、学生回答或探究讨论、相关教学活动的设备和教具等,共同协作完成。要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课前抓住课堂教学要求,结合相应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认真研究教材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联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方案(教案、课件)。
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是借用现成教育教学资源(教参、教案、课件)为参照,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进行适当修改后,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对于教师自己的学生已有知识和知识背景下的情感认知,很难有着较为切合实际的把控,教学效果或许不是特别理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技巧也很难得到有益的提升。
每年相关主管部门都要举行相关学科的赛课活动,一是为学校考核增加筹码,二是培养学科优秀教师。这类活动,原则是最基层的学校先选拔参赛选手,再逐层推荐。其实,有些也是根据平时印象择优推荐,忽略深入细致的磨课打造,更缺乏学科团队的研究作用。
每年都有毕业复习研讨会,相关教研员都要到学校进行毕业复习调研视导,对相关学校学科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听课指导。而在这种公开课时,很多教师都不愿意上,一无名二无利,除非刚进校不久没有上过毕业班的年轻教师没话可说外,安排其他老师上课都得给他个理由,无奈之下学科团队教师无论年龄大小,“抓阄”决定上公开人选,延伸至学校教育教学生态值得思考。
其实,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发挥学科团队的重要作用,会营造非常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
首先,现成的教育教学资源(课标、教材、教参、教辅、教案、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基础、最关键的资源,是问题设计之本,是情境预设之源。教师单个人的思维、认知有限,借助团队力量,把问题提炼得更准,把情境预设得更精。
其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