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讲解抽象的教学概念,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具是为课堂服务的器材,正确的教具能够有限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具的时候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在“切线”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一张圆形纸片,通过圆形纸片来示范去掉同心圆的过程,让学生求得剩余圆环的面积。然后又将一跟铜丝穿过圆环,让铜丝的长度与圆环外环恰好相同,然后将其对折到内圆,划一个圈,这个圈覆盖的面积就是这个圆环的面积。这种教学方法直观易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在研究切线性质的问题上取得较高的教学成果。
3.2提前制作好课件
由于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提倡改革教学方式,因此多媒体系统教学就成为了教师的选择之一,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当中得到了作用。多媒体系统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由于视频、音频的存在,教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在“圆锥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陀螺的方式引入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玩陀螺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圆锥体在生活中的作用。除了陀螺之外,还有许多的圆锥利用方式可供教师选择,并且给学生示范。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本门功课的兴趣,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一堂完整的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最重要的就是两者之间的互动提问。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能直接体现其教学方法,而想要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师就应当提出更有趣味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探究“直线与直线之间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点之前就提出问题,例如让学生讨论一定数量的直线一共能有多少个交点。
由于没有学习基本知识,学生没有形成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因此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无法自行解答,即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很难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问题,让大家都有发言的空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更好地达到“轻负高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