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冀中的地道战》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任、岔、陷”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战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
4.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战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请大家再次回忆,你还能说出哪些呢、小结:大家总结的都很棒!像带着问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一目两行、三行,还可以才用跳读、抓关键词的方式;看来大家以及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技巧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冀中的地道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题,质疑。
预设:地道里都有些什么?地道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造地道?为什么要在地道里打仗呢?是谁在里面打仗?······
2.出示自读要求: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问题答案。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地道的哪些方面。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任丘”“岔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蔽”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地道的“结构”“作战”“作用”三方面的内容。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地道的结构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读课文1-4小节,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地道和地洞。
*出示地道地洞图片,让学生说出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理解“隐蔽”,说说它的近义词。
*是呀,这些地洞位置隐蔽、高度适宜,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请再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你的赞叹之情,语速慢一些。
预设二:地道中含有气孔。
*用文中的话说一说“气孔”的作用。(通风、隐蔽、明亮)
*在这样的地道里,可以做什么呢?请看图片。
*老师听到了同学们发出的赞叹了,请说一说你们的感受吧。
*教师总结:这地道、地洞是劳动人民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建造出来的,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也挽救了国情。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知道了地道战包含地道、地洞、气孔,每一个都有独特的作用,缺一不可。这些地道在当时为抗击敌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敌人面对这样的作战方式,做出了什么回应呢?而智慧的中国人民又是如何应对的?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动手画一画你印象中的地道。
六.板书
冀中的地道站
地道隐蔽、高度适中
结构地洞作用齐全
气孔通风、隐蔽、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