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群内的第43次分享-
“AI+教育“的概念在国内非常火爆,但是很少有人准确地描述“AI+教育”到底是什么。这并不完全是概念炒作的锅,因为即使在国际学术界,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也形式也百花齐放。
这次介绍的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TutoringSystem,ITS)是国际上“AI+教育”的一个主要学术分支,在国内也有不少实际落地的项目。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对于ITS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从而加速ITS在中国落地开花的过程。
ITS模块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TutoringSystem,ITS)一般是指基于步骤的自动教学系统,ITS有四大模块,分别是:
1领域知识(DomainKnowledge)
学生学习什么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相当于三备中的“备教材”。
2学生模型(StudentModel)
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是怎么样的?学生学习中常见的认知障碍和误区是什么吗?这相当于三备中的“备学生”。
3教师模型(TutorModel)
根据领域知识和学生模型,教学内容怎么选择,教学顺序怎么安排,怎么进行过程性检查(checkforunderstanding),怎么进行引导和纠错?这相当于三备中的“备教法”。最后直接体现在ITS产品上的是教师模型的产出,但是它依赖于其他两个模块的输入。
4交互模型(UserInterfaceModel)
学生用户以什么形式和ITS进行交互。在传统教研中,板书设计、教具使用其实都是交互模型;但是ITS中的交互模型更接近于互联网公司中C端PM或者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交互模型包括:
(1)单向传输,整体UI风格,文字、图片和多媒体元素(例如GIF动画、音频、视频)的混排
(2)双向交互,页面交互元素的类型,页面跳转逻辑(影响教学顺序),etc
落地案例
结合大家体验的讲练测产品,我来逐个讲讲当时的设计。
(本次在有意思社群分享时,有一个阅读文档和产品体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