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小学的五楼,被装扮成充满童趣的“讲讲算算diy乐园”。最近,一年级5个班级的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期末时光……
在“双减”后的首个期末考查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小学更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小主持人一声“挑战开始”,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欢呼着奔向各个展示台,开始接受各类挑战。
“一(5)班打疫苗的男生有12人,打疫苗的女生有8人,请填空补充后面的问题并作答。”小考官陈彦希一本正经地给面前的小姑娘出了一道题。对面的小姑娘眼珠子一转,想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人打了疫苗?12+8=20,一(5)班一共有20个人打了疫苗!”“你答对了!奖励你一枚小印章!”“故事天地”展示台前,小考官指着一筐果冻对小伙伴说:“你能用这些果冻讲一个‘一加两减’的数学故事吗?并且列一个‘两加两减’的算式,如果全对,就挑战成功……”
不大的活动场地里,还有“连环画室”和“分类高手”两个板块,孩子们要依据情景图,讲连续的加减故事,或从不同角度思考,讲不同类的数学故事。参加活动的孩子拿着评价表,由小考官敲章给分,最后结合平时的表现得出整个学期的评价。
小考官一丝不苟,小小答题者认真作答。教学相长中,孩子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和乐趣。作答结束,答完题的小朋友还要给每个组别的题目设计和美术设计进行打分,互相“切磋”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让一年级的孩子全程参与期末考查,这是杨浦小学的一次全新尝试。一年级数学老师刘晶说,以前每年期末的低年级学科考查,都会以游园会的形式举行:老师当考官,孩子们手握任务单根据老师给出的场景“解决问题”,再赢得相应的章,以考查第一学期数学的学习情况。“今年,我们请孩子自己设计题目和场景,由他们自己制作教具,再请家长一起帮忙美化展台,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孩子自己的数学乐园——让孩子们当主角,你问我答,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寻找趣味数学的能力。”
杨浦小学是上海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15所种子实验校之一,在基础性课程日常教学中融入项目化学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建立联系以及个性化表达三大学习能力。“以往,我们的项目化学习一般在中高年级试点,这是第一次在低年级尝试。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不是简单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操练,真正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校长李忠说。??
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学校操场变身为冬奥会的主赛场,精心设置了“旱地冰壶、冰球射击、翻越雪山、趣味接力”等项目。
结合冬奥主题,中山北路第一小学为孩子们准备了新年第一场趣味运动会。学校礼堂变成了冬奥闯关的赛场,一、二年级学生在游园中“闯关”。同学们手持游园手册,在闯关区域内有序地开启闯关之旅。闯关活动与各类课程有机结合,渗透学科知识与冬奥知识。“唱响冬奥梦”板块中,用歌声聆听冬奥之韵;“巧手迎冬奥”板块中,孩子们用双手塑造冬奥之魅……
校长徐梅芳希望引导同学们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自主健身、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做一个勇于拼搏、敢于迎接挑战的新时代好少年。
上海市实验小学“小龙人畅游快乐园”综合评价活动以趣味闯关活动形式展开。孩子们手持闯关单,进入一个个布置温馨的学科乐园。他们在数学乐园里,巧手拼搭,创意无限。在快乐英语屋里演说,在美术乐园里用手中的彩纸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科学探究乐园,抛降落伞,争做探究小能手……
语文情境交际场来了新朋友——机器人“优友”是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