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的学习永远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为此,甚至有很多父母站到了对立面,争吵不断。那么,教育不统一究竟有多可怕?下面的例子可能说明了些什么。
这不,一位男子因为在家看电视打扰孩子学习,被老婆直接撵到马路边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好玩的画面:
单元楼下一台大液晶电视画面清又亮,前面不远处,一个肉肉的中年男子蜷缩成一团,坐在小马扎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画面。
很多邻居好奇,便上前询问情况,没想到这一问,把男子给问哭了。
他说孩子今年才上一年级,孩子妈就给报了十几个兴趣班,搞得孩子白天学夜里学,周末也没休息时间。
自己在家想看电视都不行,老婆觉得会影响孩子学习,两人争吵起来,他抱怨老婆报的兴趣班太多,导致孩子乃至全家都没了休闲时间。
后来,老婆一怒之下跟他说:“想看电视出去看”,他也不想服软,干脆就把电视搬到路边看了。
说着说着,男子就坐在地上崩溃痛哭,大家一脸懵圈,都围上去劝。
01说到底,问题根源在于妈妈用力过猛、爸爸不在其位
因孩子学习夫妻吵架,这样的事想必很多家庭都发生过,除了教育理念不同之外,还掺杂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上文的这次家庭事故,就是典型的妈妈用力过猛、爸爸不在其位。
在绝大部分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都落到了妈妈身上,监督和检查孩子做作业、接送孩子上兴趣班、采购各种学习教具(画笔、颜料、手工材料...)、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穿戴、带孩子看病就医、户外锻炼...
貌似有关孩子的所有事,都是妈妈们在一手操办,爸爸几乎全程缺席。
没亲自辅导过孩子学习的人,永远不知道家长是怎么被逼疯的!
你给一个手机让他听英语,结果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拿起手机玩游戏、看视频...你让他自己看绘本,等你回来时书已经变成一页页被丢在一旁的碎纸,他早跑一边去玩玩具了。
有时真的不是家长想陪,而是不陪着基本就是0。
男人以工作累为借口,回家倒头就睡,以加班为借口与朋友聚餐躲避按时归家,不得已回家了也会一趟厕所蹲一个小时(打游戏),对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完全是甩手掌柜的姿态。
这种情况下,妈妈想不用力过猛都难啊!因为她的所有精力和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
02孩子自觉性差,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这位宝妈说得也没错,孩子写作业呢,宝爸确实不应该看电视,声音大肯定会让孩子分心,帮不上忙还拖后腿,难怪宝妈生气。
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本来就弱,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最为有效。
人,都有惰性,无论大人小孩,都知道多睡会儿、多玩会儿好。如果家长在家看电视、打游戏,然后让孩子每天5点起床背课文,是你会愿意吗?
我认识一对父母,两口子上学时都是学霸,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是:平日在家每人手中一本书,各看各的,周末去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电视基本成了摆设,就没怎么打开过。
他们家孩子的学习从不用管,热爱阅读,完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专注力也很强。
当然,这位宝妈也有错,孩子终日像陀螺一样穿梭在学校和兴趣班里,学习兴趣很容易就被磨灭了。
03兴趣班给孩子报多少个才合适?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所以干脆什么都报。殊不知,这样做除了增加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外,意义并不大。
很多过来人建议,兴趣班学3门足够了,报多了孩子时间不够,而且很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都会舍去,半途而废。
最开始可以多报几个,根据孩子的意愿淘汰,只留下喜欢的,从此固定在3门就可以了。一年级的孩子年纪太小、没定性、易疲劳,报十几个兴趣班压力实在太大,很容易激起孩子厌学情绪,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