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笔者有以下思索:

一、课前确定知识重点。就是这堂课要学习的重点为是什么,上课前老师要确定下来。重点确定下来后,老师要明确,这堂课只要让学生把这个知识弄懂、记住、会用就行了。

二、教师少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学习知识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思考、识记,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少讲,把时间节约出来给学生自己练习,让他们练朗读,练思考,练解题,练习牢记知识点。要舍得给学生时间,给学生创造自己学习的条件。一堂高质量的课,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学生学会了,记住了,会用了,即使老师讲得再少,也达到目的了。如果老师少讲,学生学会了,就是教学的成功。反之,老师讲解的再多,学生注意力没集中,没认真听,没认真记,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没理解、没掌握,效果就不可能好。

三、怎么讲?课堂上老师的讲,要抓住重点,也就是讲“重点”,讲学生不容易懂的“难点”。学生自己能弄懂的,老师不讲。老师课堂讲解,要开门见山,直接讲。语调抑扬顿挫,语速快慢有致。在讲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注意。要安排课堂上学生的讲,要让学生讲学习知识点过程中的感受,让学生讲对知识点的理解,老师适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好根据情况及时调控。学生的讲,可以同座位讲,可以在小组内讲,可以在全班内讲,总之,要在不同范围内让学生讲,学生讲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学生讲的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理解、记忆的过程,并且,学生的讲解,也让同学觉得更亲近,因为讲解者与自己的身份一样,是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讲出这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里的插图和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特别是教材里的一幅幅插图,是帮助理解这一课的知识点而设置的,要使用,不能忽视。老师要带领学生看图,要指导学生看图且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图上都有哪些内容,要让学生从多侧面看图,从近处看、从远处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等。有些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画图,目的是通过画图,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上安排学生记住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安排一定的时间,有意让学生记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朗读、讨论,最后,让学生强记。

总之,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知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对此,你怎么看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