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

按照省委、市委和市妇联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的总体部署,在全省上下大讨论活动的热潮中,大同市妇女儿童教育中心的大讨论活动也迈进深入实践阶段,重点围绕解决束缚开放发展的封闭保守、自我满足,眼睛向内、视野不宽等问题,强化合作意识、共赢理念,瞄准本系统的最高水平,主动学习借鉴、对标对接,在强弱项上下功夫。

改革,就是要解决突出问题,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年,学前部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去小学化”倾向,深化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课程游戏化改革,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的童年氛围。切实用改革的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的转型跨越。

4月17日—4月19日,中心学前部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前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各年龄段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认真查阅资料,制作教具,反复整理教案,年轻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找有经验的教师互相说课讨论。教学观摩活动后及时进行了总结,大家深刻反思,真诚交流,对照别人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探索游戏化教学改革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体现了教育中心师资队伍业务精良、勤学善思,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信心。   

活动中教师们以创设游戏情景、儿歌、律动、手指操、猜谜语、讲故事等不同形式导入,教学活动以集体游戏、分组讨论、制作粘贴画和手工作品、师幼互动不同形式呈现。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儿童教育生活化的经验探索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小班的李老师和耿老师为幼儿准备了“车辆多多”主题活动,教学中师幼互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不同玩具车,有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垃圾清运车等,通过幼儿模仿不同车辆的鸣笛声,描述自己喜欢的车辆外形特征和使用功能,教师强化情景创设,引导幼儿积极发言,使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愉快的体验中得到发展。小班的高老师将“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融入到点数1-4的教学,孩子们通过水母串珠的游戏快乐的学会了1-4数的排序。小班的邢老师通过组织“三角形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小班幼儿认识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

中班的“种子成长日记”“种子粘贴画”主题活动,穆老师和宋老师分别通过植物角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手绘不同时期黄瓜成长的图片形式呈现种子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感知种子从发芽-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最后以分组制作种子粘贴画形式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中班语言领域的“鸟儿本领大”主题活动,高老师通过猜谜游戏,幼儿模仿鸟儿发音、扇动翅膀的动作、分组制作孔雀开屏手工和鸟儿粘贴画形式,增强了幼儿对不同鸟类特征的感知经验,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中班艺术领域“魔法变变变”主题活动,杨老师以手撕画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幼儿在玩中学会了区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在手撕画制作过程中体验了不同图形演变方法。中班魏师组织幼儿以单腿跳、双腿跳分别跳入对应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为胜方的分组跳方格游戏比赛让孩子们感知“比较宽窄”的数学思维,既加强了幼儿的体能训练,又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中班雷老师根据本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分组布置了难易不同程度的“正方形大变身”的区域任务,喜欢玩扑克的小朋友制作扑克,爱美的小女孩制作花朵和草裙,对空间感兴趣的制作图形粘贴画,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相宜性,既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合作交往能力,又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了全体教师对游戏化教学探究的积极性。      

种子成长日记种子粘贴画   跳方格游戏鸟儿本领大猜谜游戏    正方形大变身

大班教师针对近期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的森林火灾准备了“在火灾中如何逃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就“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起火灾;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拨打电话;如何安全逃离火场;如何呼救”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孩子们积极踊跃发言,最后在乔老师发出火灾警报哨音后,孩子们低头弓着腰、捂着湿毛巾、沿着安全出口方向逃离了预设的火灾现场教室。大班语言领域《漂流瓶》的故事,张老师告诉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就会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大班李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花园里的花朵,运用“找朋友”的游戏组合音节准确拼读,将枯燥的拼音认读融入游戏之中,激发了幼儿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大班科学社会领域的“各种各样的传递工具”主题活动中,魏老师亲手绘制了随着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传递工具的发展变化和快速解决问题功能,以手机、固定电话、电视、信件、航行在大海里的轮船上的信号旗为例,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启发引导幼儿感知不同时期的传递工具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   

《弟子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童蒙养正的典范,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仍然具有时代教育意义。经典吟诵高老师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中关于仪态的句子“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为孩子们做了动作示范,引导大班幼儿坐、立、行姿势要规范端正,既是对他人的一种礼貌,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体态与健康。问候他人,要真诚恭敬,从小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教室环境   丰富有趣的活动   

供稿:大同市妇女儿童教育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