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发展儿童大、小肌肉及手眼的协调,生活自理能力。并为儿童未来的握笔及书写作准备
材料:托盘、碗、筷子、通心粉(刚开始练习准备一些容易夹起来的真实的食品,例如:红枣、花生等)
要点:
1、准备2个小碗,1个装上少量通心粉,1个空着
2、握抓筷子的正确手势:小拇指与无名指往掌心方向收回,中指放置于两根筷子中间,大拇指与食指轻轻握着筷子顶端,利用食指与中指控制两根筷子,调整至舒适状态。
3、把通心粉夹到空碗中,操作次数可依据孩子感兴趣的程度来进行。
4、注意事项:如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不要强行要求孩子练习,过程中家长不打扰,静静观察孩子手势是否正确,如需调整,请求孩子同意后,演示正确手势(需分解动作、轻缓、准确)。
玩法拓展:小小搬运工
准备不同的物品,设置不同的难度。例如:独立包装的小蛋糕、饼干、乒乓球、花生米、豆子……设定起点与终点,全家人一起来个小比赛,宝宝会玩得更带劲。
首先设置个起点与终点,所有人站在起点处,哨子一响,大家就使用筷子把起点的物品,夹起来运输到终点放下,看谁最快完成运输。从易到难,一开始可以先从大的物品(小蛋糕)开始,再慢慢地增加难度,一块饼干,两块饼干,一个乒乓球,一颗花生米,一粒豆子......
平日里也可以更换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一日三餐也可以给孩子准备好筷子,供孩子使用。切黄瓜目的:帮助儿童发展使用手臂、手腕的能力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和观察力。为儿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材料:托盘、刀、砧板、黄瓜2根(可根据实际需求准备)、碗1个(可根据实际需求准备)、抹布1条要点:1、介绍刀的结构,刀刃朝下,刀背朝上,刀不能指向别人或自己(危险)。2、动作分解要清晰、准确,需要把握刀刃与手指的距离,刀需要在指定范围内使用。3、切的过程:取1根黄瓜放置在砧板上,左手固定。右手握刀,使用锯切方式往下切。切下来的黄瓜用刀拨到右边,左手把黄瓜往右移动后固定住,继续切。切好的黄瓜放置到碗里,完成后使用抹布擦干净刀子、砧板、托盘、碗等工具。4、注意事项:儿童使用刀子的安全规范玩法拓展:一起切切乐
准备一些宝宝爱吃且容易切的食物,每次可以更换不同的材料,比如:葡萄、西瓜、杨桃、猕猴桃、橙子、小番茄......儿童刀具、水果专用砧板、漂亮的盘子,以及一些积木小人、小房子等辅助用品。家长与孩子一起动手,把食物切割、搭配组合成一幅创意画作或者一个有趣的小场景。
1、从易到难,比如一开始使用不同颜色的水果,切成大小均匀的颗粒,搭配出彩色毛毛虫或贪吃蛇,孩子玩起来可高兴了。如下图,使用西瓜与冰块构成一个有趣的画面。
2、到后面幼儿能灵活、熟练地使用刀具的时候,可以准备难度更高一点的,使用食物与积木小人,或者其它的协助物件,切割食物、拼装出富有创意美感、有趣的小场景(小山坡、家、园林等)或者小剧场。如下图: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并协助孩子切菜、切面条,一起准备食物,这样做出来的饭菜孩子吃着也香,因为有份参与感在其中。教学版:切的工作
生活就是教育新生儿对事物没有概念,不知道妈妈、爸爸、奶奶,不知道杯子、桌子、床,这些生存的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只有通过在生活中与这些事物发生互动,这些基本概念才能逐渐被建立起来。日常生活训练是对儿童日常家庭生活有意识的完善和补充。透过对具体事情的把握,儿童建立起安全感、归属感,拥有了修养、独立、信心和价值。所以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蕴含在生活之中。常常有家长问我们,蒙氏教具适合多少岁的孩子?应该说蒙氏教具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孩子。《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孩子自我料理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正在建构日常生活能力的孩子,建议给孩子提供日常生活练习。一般来说,3岁以内孩子在发展生活的能力居多。爱和自由蒙氏教具课程,同时适用于教师与家长,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与工作支持,也助力于家庭养育,现正处于春季优惠活动期间,0-6岁孩子心智成长最好时机,可别错过了哦。
▲长按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