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

《从军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战士们身经百战,感受边塞的艰苦,诗人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战士们身经百战,感受边塞的艰苦,诗人爱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没错,这个地方荒无人烟,你还看到了战士······)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对,这就是古时候的边塞。在塞外,将士们生活是怎样的呢,又为何一直坚持战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从军行》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

3..简介作者:

王昌龄(年—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二.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仞”的读音,“孤”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城”“玉门关”“楼兰”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诗句:

1)引导学生理解“万仞山”“遥望”等词的意思。

2)指名说说前两句的诗意,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青海湖上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后两句诗句:

1)指名交流“不破楼兰”“百战”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战士们身经百战,连铠甲都被黄沙磨破了,但只要不打败敌人,他们就绝不返回。

5.同桌互说诗意。

三.三读古诗,体会情感。

1.同学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细细体会,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2.学生自读并体会。

3.同桌交流收获。

4.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5.再读古诗,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读出古诗的热爱之情。

6.练习背诵。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从军行》这首古诗,知道了战士们在塞外艰苦的生活,只为保卫国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努力学习。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搜集王昌龄的其他古诗,进行诵读。

六.板书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爱国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诗人期盼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诗人期盼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心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没出示黄河、华山的图片)从这两张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真美啊,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的美景。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陆游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

3..简介作者:

陆游(年11月13日-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因坚持抗金,屡遭和派排斥。年罢官归居故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二.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篱”的读音,“仞”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篱门”“遗民”“王师”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诗句:

1)引导学生理解“仞”“摩天”等词的意思。

2)指名说说前两句的诗意,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华山直入云霄。

后两句诗句:

1)指名交流“泪尽”“王师”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在金政权的压迫下,眼泪已经流尽。他们盼望南宋朝廷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5.同桌互说诗意。

四.三读古诗,体会情感。

同学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细细体会,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1.学生自读并体会。

2.同桌交流收获。

3.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切期盼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信念。

4.再读古诗,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读出古诗的热切期盼之情。

5.练习背诵。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古诗,了解诗人借助遗民口吻表达自己热切盼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从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收复失地的决心,对自己无法奉献的悲痛。我们这个时代,祖国统一,天下太平,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时光,努力学习。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搜集陆游的其他古诗,进行诵读。

七.板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收复失地盼望统一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诗人听到收复失地后欣喜若狂的情形,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诗人听到收复失地后欣喜若狂的情形,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没错,一位老人欢喜无比)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错,这是因为诗人听到了收复失地,太过高兴。这么高兴,他有哪些表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

3..简介作者:

杜甫(年2月12日~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二、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蓟”的读音,“裳”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蓟北”“漫卷”“喜欲狂”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诗句:

1)引导学生理解“初闻”“漫卷”等词的意思。

2)指名说说前两句的诗意,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

后两句诗句:

1)指名交流“纵酒”“好还乡”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3)预设: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5.同桌互说诗意。

四.三读古诗,体会情感。

同学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细细体会,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1.学生自读并体会。

2.同桌交流收获。

3.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欣喜若狂的心情。

4.再读古诗,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读出古诗的欣喜之情。

5.练习背诵。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闻军官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了解诗人听到收复失地,欣喜若狂的样子。从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收复失地、返回故乡的的欣喜。我们这个时代,祖国统一,天下太平,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时光,努力学习。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搜集杜甫的其他古诗,进行诵读。

七.板书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收复失地欣喜若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