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总是依据吸收更迭,早些日子基于二/三项式立方为何取出散放在桌面上的思考(为什么是AMI?),再次梳理,似乎更加有理有据:
1、孩子要什么?
孩子需要通过挑战合适难度的教具来挑战(即发展)自己的智力(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持)。这个阶段,散放是对孩子合适的难度,这给予孩子智力发展的机会。
2、为什么?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二/三项式之前孩子已经预备了很多感官的工作,此时,孩子之前获得的关于形状、颜色、大小等经验都结合在了二/三项式立方里面,也做过三维/二维/一维变化的教具,发展了对于大小、尺寸、立体等细微差异的区辨力,他已经做好多维度区辨的准备,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挑战来发展智力。
3、如果不呢?
如果我们分类排序好让孩子来做,对于已经有前期经验的孩子来说,太简单,看到的结果就是对孩子一没有吸引,二也没有办法达到这份教具的目的(每一份教具都有目的性)。
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在无序中找到规律,从规律中总结模式,这就是伟大的智力。
AMI严谨并且科学,实至名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