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授的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有着诸多的优势,它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成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信息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往往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情感交流,有时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有结构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及其形成过程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师生共同观察和操作教具,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积累操作经验,因此,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注重实效就需要我们既要熟悉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优势与不足,更要认真分析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时间,设计恰当的活动使用信息技术,而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总之技术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也不能代替学生必要的亲身实践。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不仅仅满足于直观动态演示,而是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与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小学阶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探索等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底让学生学习哪些更有价值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