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对修辞的灵活使用;感受文字的诗意之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体会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感受文字的诗意之美。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生词“适宜”“相框”“嫌弃”“韵味”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
师总结:白鹭身段优美,色彩搭配适宜,非常精巧有韵味,像一首诗。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6-8小节
1.出示任务:
1)默读课文6-8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看到了正在认真钓鱼的白鹭。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感受作者拟人写法的好处,边读边想象画面。
3)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并一起跟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
预设二:白鹭正在专心望哨。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鹭?(悠然)
2)人们说这白鹭在望哨,你觉得呢?你觉得它在做什么?
说话: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地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作为“妈妈”,它在。
作为“首领”,它在。
作为“”,它在。
3)给这幅画取个名字,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三:白鹭在空中低飞。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理解“清澄”,联想与清澄有关事物(雨雪水);读出清澄感受。
2)这是一只什么的鸟?这又是什么样的乡居生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给这幅画取个名字。
(播放舒缓音乐)这白鹭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一首刻在骨子里的诗。诗人感触颇深,写下了这么一篇如诗如画的散文。让我们再读课文,感受这份悠然恬静之美。
三.拓展。
生活中,有让你念念不忘的小生物吗?请仿照课文简单描写,与大家分享。学生练习小作,指名分享。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鹭》这篇课文,知道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刻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希望同学们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并随手记录;谱写属于自己的诗歌。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寻找描写白鹭的诗歌,课间交流分享。
六.板书
白鹭
钓鱼图
望哨图悠然恬静
低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