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是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作者/编辑:MR.NOW
人人都想拥有一个超级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更多的时候我们遇到的却是以下境遇。
看,身边的没头脑
老师,我好讨厌背诵课文,花时间又记不住。
每次在家都被的滚瓜烂熟,到学校又结结巴巴了
妈妈老说我没脑子,因为我记不住,我的记忆力真那么差吗?
——整理自某小学心理信箱
当简简单单的20个单词孩子在背了半小时之后默写错了一半时,Mr.Now朋友圈里面一位智商爆表的清华妈妈坐不住了,甚至开始医院里抱错了娃。
可是,记不住的单词课文,真的都只是孩子不努力或者是没头脑的锅吗?一昧地去指责孩子,逼着孩子一遍遍去记背,不但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容易给孩子种下一颗自卑的种子,真正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记忆,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有那么困难吗?我们追根溯源,去寻找一下孩子记不住所学内容的真正原因。
(1)提取失败:孩子背诵课文,读了几遍,背出一次,第二次再背,有时会卡壳,无论怎么回忆,最终还是不能想起,当给出提示,又能背出来。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孩子不能找到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位置,从而忘记背诵的课文。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上。
(2)干扰:这个干扰不是指环境干扰,而是指信息间的相互干扰,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各种信息片段之间会互相干扰。
(3)衰退:长时间不使用的知识会逐渐遗忘。人类大脑的记忆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不被需要的知识会经过分类而存入到一个特定的脑区域,随着时间的增长,该类知识的印象会渐渐减淡。
(4)存储失败:有些孩子说我都听懂了,我都记住了,可要他复述,却只能讲出一二。这并不是孩子有意推脱,而是孩子当时确实听懂记住,可过后没有进一步加工记忆,没有让所学的知识进入到长时记忆里去,存储失败,通俗来讲,就是没记在心上。
所以说,孩子老是记不住东西,不是打一顿就好了的事情(打两顿也不行)。要科学掌握人类的记忆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德国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记忆力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强大的记忆力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这些超级脑。
武亦姝,复旦附中学生(现已考入清华大学),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以强大的诗词储备量让众人折服,一时间飞花令也成了校园里孩子们pk诗词记忆的热门游戏。石舒雅,《汉字英雄》舞台上最突出的小学生,能够快速报出每一个字在字典上的页数,成为许多记忆名家以及小朋友们的偶像。王峰,《最强大脑》选手,以5分钟记忆个数字,1小时记忆个数字,打破了世界纪录,惊叹众名家,称为小朋友眼中的记忆之王。
那有什么能够让我们自家孩子也成为最强大脑的方法呢?
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2、开展游戏,潜能开发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的确,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智力。教师把知识融于游戏之中,可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记忆。
3、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
4、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
5、发散思维,创造记忆发散思维是思维者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其特点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布置作业,任务记忆积极发展有意记忆,对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有重要意义。
开始可把记忆任务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联系起来,以后渐渐给他们提出一定的任务,让幼儿有目的的记住一些东西,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
7、加强复习,强化记忆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复习,时间长了也会忘掉,为此要不断帮助幼儿进行复习,但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能达到强化记忆知识的目的。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周仁来《儿童情绪能力+智力的培养与训练》),活动记忆可以让孩子更聪明。所以,多让您的孩子练习记忆力吧。
今日讨论:
你有什么增强记忆力的独家小窍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