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才,体罚孩子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吗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pf.39.net/bdfyy/dbfzl/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江苏泰兴一初中,有老师体罚学生。从爆料视频中看到,在一间教室里,一位男性老师拿着一根长条状疑似教具的物品,使劲打学生的手掌。而且,老师不是仅仅体罚一位学生,而是有多位学生在排队轮流被老师打,每位学生大约被打四五下。

首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我们都不能提倡体罚。但在现实生活中,体罚作为一种管教手段是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家长也对此不以为意。

研究发现,在我国约63.2%的父母在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其中58.5%为轻度体罚,31.2%为严厉体罚,半年内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

体罚真的有用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不打不成才,棍棒出状元。以前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体罚、责骂这种苛刻的手段,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但是实际上,体罚的效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哪样好。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两岁是孩子最容易学到攻击性的年龄。如果在这个年龄父母经常用打和骂来管教他,那他就会认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攻击,而且孩子会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体罚源于控制的欲望,控制的欲望源于父母对孩子管理失控的内在恐惧,内在恐惧源于无力感或无能感,无力感或无能感又与我们对亲子关系的错误的认知模型息息相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不用理智、温柔的良言善语,而用皮带抽和打耳光,如同对雕塑对象不用雕刻家的精巧雕刀,而动用了生锈的斧头。”

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适当的夸奖,就有必要的惩罚,但是,对孩子的惩罚必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动用盲目的惩罚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错误也许会伴随着他的每一个脚印,这是无可避免的,需要父母理解。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应该运用正确的惩罚方式,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事后,孩子会明白父母的惩罚是因为爱,也能够理解甚至认可“惩罚”这样的方式,促使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变得乖巧懂事。

所以,真正的教育绝不是一打了之,而是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用行动与语言和孩子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亲子之间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无异饮鸩止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